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书写英雄城市再创辉煌的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7/28 8:11:37 | 人感兴趣

——写在唐山践行“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十二周年之际

□ 记者 孙愫

纵观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总有至关重要的坐标节点。

那一刻,让唐山人民永远铭记——2010年7月和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视察,作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为唐山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殷殷嘱托照征程,砥砺奋进向未来。十二年来,全市上下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新时代“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奋力书写英雄城市再创辉煌的新篇章。

建设大港口

开放窗口越开越大

盛夏的渤海湾,风起潮涌。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两艘巨轮静静停靠,数十米高的大型卸船机正挥舞着“巨臂”作业。

2010年7月,就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与码头工人亲切握手。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整整十二年,全市上下按照总书记“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的指示要求,迈出了依港开放的铿锵步伐,一幅以蓝色为背景的壮阔画卷在唐山大地徐徐展开——

7.22亿吨——2021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2.46亿吨提升至7.22亿吨,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

短短十余年,唐山港增长的神奇速度,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坐拥长达229.72公里的海岸线,唐山自2010年以来便不断开拓内外贸航线,到目前已开通国际航线232条、通达世界190余个港口。

“唐山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拥有渤海湾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的钻石级港址。”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罗同祯介绍,截至目前,唐山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接卸港,最大的钢材、煤炭输出港和我国重要的油气进口基地和储备中心,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港口,是唐山开放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竞争优势。聚力打造大港口,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集疏运体系、发展港口贸易、绿色智慧平安港口建设、壮大海洋产业上升级加力,加快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是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的必由之路。

2021年8月28日,通航30周年当天,唐山港又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唐山港口集团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揭牌。“这为港口转型升级送上了一份厚礼,将改变长期以来货种仍以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为主,走货量大却相对单一的情况。”唐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宣国宝说,“今后将大力推进外贸集装箱业务发展,加快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型。”

今年5月27日,唐山港京唐港区顺利完成首单东南亚进口集装箱粮食业务。满载2个40尺集装箱的木薯干,从泰国曼谷始发,搭载唐山—上海集装箱班轮航线运抵并顺利通关;6月27日晚,随着一声汽笛鸣响,1.4万吨硫酸铵颗粒在唐山港京唐港口岸顺利装载完毕,搭载“狮子座”轮驶往巴西,货物总货值430万美元,是京唐港首次以“抵港直装”模式出口货物……

聚力打造大港口,这并不是全部——

来到唐山港智慧码头控制中心,就像来到了一个魔幻“网吧”。这里应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码头智能化管理系统:

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神情专注,双手握着摇杆,向下一拉,自动化轨道吊的吊具就随之向下移动,精准连接了集装箱锁孔;向上一提,一个集装箱便被吊起稳稳放置在无人集卡车上,运往码头……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预计到2025年,专业化码头将全部实现设备无人操作、自动化运行。”该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加快北斗、5G、区块链、供应链、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在生产运营中应用,唐山港正在加快向现代智慧港口转型。

随着唐山港的不断转型升级,综合贸易大港的潜能正在加速释放。据统计,唐山港现有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46条,其中日韩集装箱外贸航线6条,实现日韩10个基本港和日本26个偏港的全覆盖;与天津港、上海港、广州港资源共享合作,实现唐山港通达世界各港口。

与此同时,我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水大港独特优势,不断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唐山港在华北、西北、东北共建设内陆港40个,间接腹地已达到蒙俄和中亚等国,港口腹地延伸了3000公里,实际覆盖面积扩大到230万平方公里。

自2018年先后还开通了至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莫斯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4条国际班列运行线路。以“唐山港为龙头、内陆港为节点、多式联运为脉络”的物流网络初步形成,真正构建起了以唐山港为枢纽,覆盖三北、联通中亚、通往欧洲的水陆国际联运大通道。

此外,入选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获批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目前,唐山基本拥有了开放的“全牌照”。

擦亮的“金字招牌”才会更耀眼,唐山对东北亚尤其是日韩企业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今年1月7日,在距唐山港京唐港区4号码头仅1.4公里的工地上,河钢集团和韩国浦项联手打造的高端汽车板合资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1.25亿元,是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单体投资最大的外商合资项目。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一些国际商业“巨头”纷纷将战略目光投向唐山。日本住友集团、松下电机、神户制钢,韩国奥瑟亚、斗山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跨国集团纷纷在唐山投资设厂。近两年,日本爱信8AT变速箱、日本罗森等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唐山。

截至2021年底,唐山境内有日、韩、蒙、俄等东北亚国家投资企业共96家。“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东北亚国家外资9.8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比14.8%。2021年东北亚国家实际利用外资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02.7%;2022年一季度东北亚国家实际利用外资7772万美元,同比增长9.9%。

同样,唐山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也日益高涨,近年来,我市累计在东北亚国家设立对外投资企业(机构)30家,对外投资总额14327万美元,涉及批发业、住宿业、制造业、农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华通线缆韩国釜山电力电缆制造及销售、海港鑫丰经贸蒙古国煤炭运输等项目进展顺利。我市对东北亚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34亿美元,涉及水泥厂、汽车厂、公寓等项目。

随着开放广度深度拓展,唐山在传统“钢城”变现代“港城”上迈出了坚定步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的作用日益彰显。

打造新工业

基地建设风生水起

唐山,渤海湾畔的耀眼明珠。

开埠初期就先后诞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七个第一”,引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兴盛和崛起,尽享“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风流。

走进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当一些资源型城市陷入“资源诅咒”的困境而步履蹒跚之际,唐山按照总书记“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重要指示和指明的前进方向,抖擞精神再出发,开启奋进新征程——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市上下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容增量、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不断向产业升级要质量效益,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蹄疾步稳。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是唐山的产业地标。曾经渴望产量,如今追求质量,依托钢、不唯钢、提升钢,通过降总量、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治污染,唐山由钢铁冶炼大市迈向钢铁产业强市的步履铿锵有力——

今年6月,在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的研究实验室里,一款与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同创新研发出的电工钢产品已经通过了验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这款产品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上的一款核心的功能电磁材料。目前装在车上最终经过检验效率有大幅度提升,每年能够节约用电375度!”该公司副总经理胡志远介绍说。

原来,2020年,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超低排放监测,成为第一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公司实现了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到成品全要素、全流程低碳绿色的生产理念。持续多年的科技投入,使得这家公司占领了高端电工钢市场的大块份额。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有46家主要企业使用该公司的产品,国内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采用首钢电工钢制造,无取向电工钢产品家电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津西集团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型钢生产基地,美标H型钢远销美国、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首钢京唐公司的高端家电板连续多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河钢唐钢主打产品被誉为汽车板“皇冠上的明珠”……

数据显示,唐山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2021年达到38%以上,比2010年提高30个百分点;2021年1月至10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354.9亿元,是2010年同期的6.7倍。

新兴产业分量决定转型升级的质量。

炎炎夏日,在曹妃甸南堡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人们忙活得热火朝天。在这里,由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据介绍,氯化法钛白粉是一种新兴材料,项目建成后,燕钢氯化法钛白粉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一半以上,实现税收12亿元。

昔日赫赫有名的钢铁企业进军新兴产业,这在唐山绝非个例。曾被誉为“钢城”“煤都”的唐山,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快速发展,机器人、锂电池、城市轨道车辆等高科技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做大,城市处处呈现“新型工业”新气象——

与人对答如流的送餐机器人、通过“耳朵”“眼睛”精准识别火情的侦察机器人、用于危险场所灭火作业的高倍数泡沫机器人……当记者来到国家火炬唐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中心,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在特种机器人领域不断耕耘,目前已形成‘应急救援、特种作业’2大系列50余款特种机器人产品。平均每两个月,唐山开诚就有一台新款特种机器人诞生。”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裴文良自豪地介绍,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自2016年以来,连续获评中国特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代表企业。在消防救援、智能矿山、石油化工等特种机器人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首位。

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是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壮大的一个缩影。在唐山,以中信开诚为代表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茁壮成长。目前,唐山高新区特种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产业位居全国第一,现有机器人相关企业75家。2021年,该区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3%。

不止于此。今年2月22日,集高端制造、研发中试、生产性服务等于一体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均和云谷先进制造科技港开工建设;3月9日,新型时速140公里市域动车组在中车唐山公司下线;3月29日,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2019-nCoV乳胶法)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成为我省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新兴产业壮大成势,深刻改变着唐山的工业结构。

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强力推进12个重点产业发展,精品钢铁、现代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达到5%以上,其中精品钢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6.9%,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9%。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以企业为“坐标原点”,产业为“增长纵轴”,人才、技术、资本为“赋能横轴”,画好唐山创新驱动的上升曲线,向科技创新要转型成果,成功摁下了新旧动能转换快进键。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5.7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唐山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15家,是2010年的24.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4.4%。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在转型发展中,唐山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一座重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跃然眼前,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面貌逐渐清晰可见!

全面协同发展

支点作用日益凸现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

在北京工作的赵磊是地地道道的唐山人,生活在唐山的父母是他最大的牵挂。“听说,京唐城际铁路建成后,半个小时就能到唐山,真盼着能早日通车!”他充满期待。

赵磊所期待的京唐城际铁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交通枢纽项目,从北京副中心站出发,向东穿过河北廊坊、天津,终点到唐山,是连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交通大动脉,建成后,北京到唐山的运行时间仅需29分钟,将大大便利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往来。

近年来,我市以“大交通”融入“大协同”,“路”在不断延伸。目前,我市已形成“三纵四横五支线”高速公路网和“7+25”国省干线网,京津冀对接路网基本成型,唐廊高速等一体化项目建成通车,14家等级客运站实现京津冀联网售票,唐山至大兴机场等客运班线开通运营,京唐城际铁路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环渤海城际列入省“十四五”规划……

交通一体化发展,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更为产业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

距离三女河机场2公里、京唐铁路唐山机场站1.4公里、长深高速唐山机场入口3.9公里……这样一组数字,彰显了高新区京唐智慧港的地理优势。

走进这里,多个工地渐次映入眼帘,林立的吊塔正在紧张作业,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大批的建设者紧张施工的场面热火朝天。曾经的城市建设发展留白之地,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正在强势崛起,随着基础建设日臻完善,引进的项目纷纷落地。

早在2017年,高新区牵手北京市通州区投资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委会,决定合力在京唐智慧港建设通州产业园。根据协议,通州产业园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5年多来,北京双泰智能制造及气动起重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唐山(京津冀)高端装备e家、帝马科技、微探科技光纤感知和智能消防预警研发项目、祥瑞恒、中农华正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通州产业园,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激光设备等领域,均为高新技术产业,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截至2021年底,产业园已签约入驻企业40余家,50%以上为北京企业。

北京双泰智能装备制造及气动起重设备研发生产项目是第一个入驻通州产业园的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高新区,是因为这里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相信公司的事业会在这片沃土上发展得越来越好!”谈到发展前景,该公司董事长周文川满怀信心。

与周文川一样,很多企业看好来唐的发展前景,纷纷来唐投资兴业。在项目承接方面,我市已形成了强大的投资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津项目落地。

从首钢由北京石景山搬迁到唐山曹妃甸,实现从“山”到“海”的历史性迁移,到北京金隅集团与我市冀东发展集团实施战略重组走出困境,再到我市与北京合作设立曹妃甸产业发展基金和曹妃甸建设投资公司,唐山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

华电重型装备制造、中国五矿矿石混配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引进北京同仁堂中药制剂项目后,又带动了王致和、红螺食品、甜水园白玉豆腐等10多家北京中华老字号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实施亿元以上北京项目11个,微探科技光电智能研发项目开工建设;城南经济开发区、站西片区等一批“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市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与京津合作项目近400个、完成投资超过800亿元。据统计,从2014年至2021年底,我市共实施与北京合作亿元以上项目650多项,总投资近45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400亿元。

初夏,登上开平的惠远塔远眺,美丽的唐山“城市后花园”尽收眼底:药田花海似铺展的画卷,树木繁花点缀其中生机盎然,“火红年代”文创园留住记忆、活力迸发……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满目疮痍,从“污水荒山”到“绿水青山”,仅用3年时间,“开平速度”创造了唐山花海奇迹,2021年6月,第五届河北省园艺博览会在此成功举办!

唐山花海是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大气、水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污染退城、清水润城、城市增绿三大工程,着力做好首都绿色安全屏障。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4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9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这些并不是全部。

为加快补齐短板,实现全方位融入,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多点发力,不断在融入京津、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谋求自身最大化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北大、南开、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几十所科研院所、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实施了京津科研成果合作项目400余项。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已开通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医疗机构143家,是全省唯一一个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并实现各县(市、区)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全覆盖地市。

——教育资源供给日益丰富。截至2021年底,全市对接京津教育的签约项目450个,300多所学校与京津学校开展友好合作交流。

——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曹妃甸与北京旅游委签订了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个与北京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县区。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5087.8万人次,是2010年的3.3倍。

与京津产业体系融合不断深化,在京津城市群中定位更加清晰,与京津社会发展协调日趋同步……在协同发展的跑道上,唐山不断冲出加速度。

栉风沐雨铸辉煌,百尺竿头再攀登。站在新的起点,770万唐山人民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光明大道勇毅前行。

唐山,英雄城市再出发!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4/3/29 2:17:0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