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缘何卖出了高价?翠绿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马学利告诉记者,“我们今年种植了一千多亩萝卜,全部采用古法种植。施肥用豆粕发酵的有机肥,不用化肥,小麦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由于有益菌丰富,萝卜地里还长出了蘑菇;除草靠人工,不用除草剂;灌溉采用牛奶……合作社还为萝卜注册了商标‘滦州一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卖出高价还供不应求。”
小马庄镇一带种植萝卜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该镇种植的萝卜亩均单产在3500公斤左右,具有抗病抗灾能力强、色泽好、口味佳等特点。除了线上销售外,该镇的萝卜还摆到了京津等大城市超市的货架上,价格与水果相当。
“单户种植规模小,农产品竞争力差,技术普及面窄。因此,小马庄镇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让农户抱起团儿来闯市场。”小马庄镇党委书记侯成说。
像翠绿山合作社这样的种植大户不在少数,种植基地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让更多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挣起了“双薪”。“蔬菜属于短平快产业,每年从整地开始,到萝卜销售结束,支付群众务工费就达十几万元。”马学利说。
近年来,小马庄镇以“一村一品”种植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品种改良、举办种植科技培训等,萝卜产业盛开“致富花”。目前,萝卜种植已经成为该镇的一张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