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田林文 张啸龙/图
绝大多数市民对于范伟在《卖拐》系列小品中的角色都记忆犹新,他从被骗到帮人维权的变化也让不少人大呼过瘾。在唐山,也有一个向范伟一样的人。他从2000年被骗后便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打假之路。不久前,他更是创建了一个“打假维权博客”。12月7日,记者采访了博主老杨。
打假源于被骗买假药
老杨老家在天津,但是从1969年,刚满18岁的他在上山下乡时就来到了唐山。在这几十年里,老杨下过井,当过教师,做过生意。而在10年前,内退的老杨开始了他的打假之路。他告诉记者,后半生的打假事业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开创的。
2000年的一天,身患胆结石的老杨在唐山市一家医院购买了治疗胆结石的药。这种药没有名称,是医院自制的中药。可是老杨服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有点不对劲。“我吃这药一点用都没有,而且有一次我还发现在药里有残余的类似沙子的小颗粒。”老杨说。
老杨拿着买到的药来到药监局检验。药监部门经检验后,证明这些药都是假药,可以索赔。“随后,我在查阅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后,与医院交涉,结果医院同意双倍赔偿。”老杨说,“就是从那儿之后,我开始研究《药品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从被欺骗到主动出击
初战告捷的老杨开始刻苦研究与消费者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此时,不少朋友也找他出面“抱打不平”。“最初,我只是穿梭于唐山市的医院、药店之间,主要是打击假药和承包科室。”而之后的连战连捷也坚定了老杨打假的信心。2000年之后,老杨开始走出唐山,到河北省其他城市乃至全国打击假药。
随着打假的进行,老杨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商品。从药品到化妆品,从食品到衣服,只要是假货,他知道后都会去打上一下。
从东北到海南,老杨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我觉得人一生中,总要做点事。”老杨说,“作为一个打假人,我觉得我所做的事对于社会是由推动作用的。”
创建“老杨维权打假博客”
8月15日,老杨在新浪网注册了一个博客,名字就叫“老杨打假维权”。在博客中,老杨将他10年来的打假经历、防骗诀窍、测试方法以及维权依据都写在了博客当中。
“原本我是想弄一个个人网站,但是一打听才知道建立个人网站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老杨说,“后来发现博客和个人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样的,我就马上建立了一个博客。”
说起建立博客的初衷,老杨说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自身的权益,尽量避免上当受骗。“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给予公民打假维权的法律保障,每个公民都应当拿起法律武器,与假冒伪劣作斗争。”老杨说,“打假需要一种氛围。只有维权变成消费者一种正当的要求,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阳光。如果市民需要和我联系,可以登录我在新浪上的博客‘老杨打假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