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装“三部曲”
置业、装修、安家,每个成年人几乎都要经历这“三部曲”,我自然也不例外。
起初,家装很“低调”。1985年,我家在唐山市分到了第一套住房。由于当时我的户口在部队,妻子一个人只能分到一套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一居室。尽管是最小的单间房,我们当时也着实欢欣鼓舞、“孤房自赏”了好久。那时还不讲究装修。1988年,好不容易将房子换成三居室,但由于是顶层,又把边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身居“漏”室,哪有心思装修?1997年,经过努力,我又换了房。三居变成了两室,五层降到了一层。这次,我对住房进行了低调的简单装修:铺了地砖(底层防潮),粉刷了墙壁,包装了暖气片,加了一层塑钢窗户。
后来,家装求“低价”。2001年,我“赶潮流”买了一套商品房。资金匮乏,运作装修时,真感到捉襟见肘,“去了打酒的,没有买醋的”。因此,采购装修材料时,我活像一个捡破烂的,“省”字当头,什么都选廉价的、挑过时的。凑合着“装修”完毕后,劣势便日渐显现:劣质的油漆、刺鼻的气味在室内弥漫了半月之久;品质低劣的五合板、密度板粘贴之后,纷纷“蜕化变质”,而且经常“离职脱岗”。
而今,家装重“低碳”。今年夏秋之交,辖区对居民楼进行节能改造,受此影响,我们对家里也进行了局部重新装修。此次装修,我本着科学、实用、低碳、环保的原则,请专人进行了设计,特别是采购原材料时,只买“对”,不嫌“贵”。这样一来,家装的效果自然非同一般——看着舒心,想起得意。(艾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