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歌
——记唐山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高久华
(蔡艳蕊、孙岩、郑彬、媛媛)
11月26日,中华骨髓库传来佳音:高久华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成为我市第5例、河北省第75例捐献者。
当天,载着高久华大爱的“生命火种”在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呵护下空运到江苏,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接受了来自千里之外的救援。
今年42岁的高久华是开滦集团荆各庄劳动服务公司的一名安全员。2004年6月,高久华成为了开滦红十字会招募的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今年7月,经中华骨髓库检索,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这一消息告诉高久华时,他非常激动:“等候6年了,终于配型成功了!”
经中华骨髓库河北省分库安排,11月20日上午,高久华在市红十字会以及开滦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捐献之旅。21日一大早,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科,医生为高久华注射了第一支干细胞动员剂,主要作用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去。医生向他介绍了用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他认真地边听边点头答应。接下来的三天都是这样,每天早晨乘车到医院去注射动员剂,然后回住所休息。然而,对高久华来说,这几天并不轻松,他对药物非常敏感,身体的不适症状越来越明显。看到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状态,高久华安慰他们说:“没什么,比起患者的生命,我这点儿反应不算啥。”为了保证自己能够万无一失地捐献,高久华不敢到街上散步,也不敢到附近的姑妈家拜访,唯恐感冒或者发生什么意外而影响了捐献。
终于到了11月25日干细胞采集这天了。上午9时20分,医务人员给他换上了病号服,接上了心电监护,在左、右臂上分别扎上针接好输血管路。这一套设备“武装”上,高久华不免心中有些紧张,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血压升到了93/152,心率也有些加快了。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恢复了平静。殷红的血液不停地从他的身体输向采集机,经过分离后,再通过回输管路输回他的身体。这次采集过程将近4个小时,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6毫升。第二天上午,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采集,又采集到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5毫升,两天共采集到7.1个计数单位的干细胞,这样的干细胞浓度非常罕见,两袋浓浓的热血为这次采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高久华是继周伟、陈小君、郭鹏程、魏丽婧之后我市的第五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像他们这样的志愿者在我市已有近5000人,他们像接力赛一样,拯救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