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杯”唐山驴友走墨脱23
难得一见的雅鲁藏布大拐弯
9月11日早晨还不到6点30分,大家几乎都起床了,原因是总有飞蛾等虫子爬到脸上,地上可能还有跳蚤,脸上、身上痒痛难耐。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差不多都是“哎呀,一宿没睡好。”
早餐是炒柴鸡蛋、白萝卜尖椒炒肉和尖椒茄子炒肉,这些在这古朴的村落,估计平常是很难享受到的。8点30分,大家在云雾弥漫中出发,一路上是两三米宽的平坦土路,总是围绕雅鲁藏布江行走。大概半小时后,我们看到江水经过一个拐弯处,气势恢弘壮丽,一半江水围绕着苍翠的山峰依稀可辨,而另一半则在蒸腾的水汽中隐没了身形,如梦如幻(图①)。向导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雅鲁藏布大拐弯!”
可能是一路的风景使我们有些“审美疲劳”,对这样奇妙的景象竟有些熟视无睹。听到向导的话,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赶紧拍照留影,没想到能经过这样难得一见的地方。就冲这一点,这两天绕道的工夫就没有白费!
大家恋恋不舍地走过大拐弯不久,山路又变得曲折狭窄(图②)。刚走出没多远,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子同向超越过来。记者问他:“一个人走山路,不害怕吗?”他羞赧地一笑很快过去了,转过几个弯就没了踪影。
记者与四川女驴友“康师傅”走在了一起,她说刚到背崩那天,自己因发烧到军营里打针,一位当兵的老乡当时就说可以从“三号桥”返回去,可他们雇的背夫说那条路没有村庄,蚂蝗又大又多……真是不厚道,害得大家白等了5天时间。
大概一个小时后,我们经过一个六七米长的吊桥。记者与“沉默的狼”“天涯狼”逐渐落在了后面,路旁的碎石中有被砍断的直径1米多粗的树干,估计是发生泥石流后重新开拓出来的道路。10点30分,我们经过了一个村庄,路上有散养的猪和骡子,山路上有防止牲畜走失的木栅栏门。一路均比较平缓,只有几处烂泥路,也很少有蚂蝗。12点30分,我们进入一个峡谷,可以看到对面已绕过峡谷的“先头部队”在疾行。峡谷很深,估计我们头尾之间已差了两个多小时,而直线相距不足200米,长时间的负重行走已使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真盼望能“一桥飞架南北”。
对面走过来的背夫渐渐多了起来,大多穿着胶鞋,挽着裤腿,背着蒙着塑料布的筐或背包;也有赶着驮负彩钢瓦等的骡马过来的,有几匹骡马驮负的居然是印着“中国邮政”字样的袋子;还有背着橱柜过来的背夫(图③)。一个15岁的门巴族少年说他们的目的地是前面的村庄。
下午两点多,膝盖受伤未愈的“沉默的狼”走得脚心抽筋。我们折了几片芭蕉叶,让她脱了鞋踩在上面,在刚刚出现的太阳下休息一会儿。雨虽然停了,但随着山路慢慢下降,沿途的小瀑布又多了起来,植被茂密,也出现了几处小塌方区,但没有危险。
4点30分左右,一名向导来接应落在后面的记者与“沉默的狼”“天涯狼”,说大部队已于一个小时前到达了德兴大桥,坐上等候的越野车回墨脱了。我们顺山路走出一个小时后,到达一处被洪水冲毁的断桥附近,那里用圆木重新架了简易的便桥。“狼眼看世界”与“狼来乐”正在等我们。再往前走,又是一段上坡,向导说叫“绝望坡”,过了“绝望坡”就看到希望了。这里的山路已被明显修整过,旁边有泄水用的沟渠。
在一个岔路口处竖着德兴乡政府的通告:“西贡桥因洪水冲断,请游客绕行至德兴,前方有荷扎、那尔东、巴登则、易贡白村及格拉桥。”顺路往河边走一阵儿,就看到了钢板搭成的德兴大桥(图④),一辆越野车已在等候我们。(记者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