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驴友走墨脱:探路铩羽而归(图)
9月9日早晨起床后,“狼眼看世界”决定到前面的断桥处看看,能过就到墨脱等大家,不能过就返回来,只当是探路了。他不想惊动太多的人,记者与“狼来乐”随他一起前往。
我们3人早晨8时出发,从村子出发后的山路有3米多宽,有的积水处要脱了鞋趟水而过。“狼来乐”看到一根木头,还想搭好回来的路,结果脚下一滑坐在了水里。山路一直比较平缓,有几处塌方,但雨停后没有危险。
走出一个多小时后,山路的一个拐角处完全被山洪冲毁,水深有半米多。好在水中有两块大石头,“狼眼看世界”跳了过去,“狼来乐”想把背包先递过去,然后再轻身而跃,没想到她把背包递过去时双方没有合拍,背包掉到湍急的溪流中很快漂得不见了踪影。“狼来乐”焦急地说:“坏了!钱和证件全在里面呢!”记者闻讯连忙去找。走出10多米远时,仍能听到“狼来乐”的声音:“如果太危险,就回来吧!”好在顺着溪流走出不到100米,就看到背包被激流甩在岩石上卡住了,如果往前再漂二三十米就进入雅鲁藏布江了。“狼来乐”打开包检查,发现只损失了防雨的背包罩和耳包里装的水壶,算是万幸。
在这个拐角的上面,停着一辆不知何时废弃的汽车(图②),锈蚀不堪。汽车附近的两棵大树间挂着分别用汉语和藏语写的牌子:“大峡谷的动植物是祖先留下的珍宝;为大峡谷付出一份关爱,书写天人和谐乐章。”记者猛然想起,这里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腹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选该峡谷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首,大峡谷以米林县派镇为入口,生生切开了横亘于前的喜马拉雅山,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一个举世无双的奇特马蹄形大拐弯后入墨脱县,最后到巴昔卡,实际长度为504.6公里,专家用10个字形容它的撼人风光,“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我们沿风景秀丽的山路走到11时,一直见不到对面有人过来。“狼眼看世界”估计桥未修好,决定返回去。
我们再回到背包落水的那个拐弯时,水流比来时湍急了很多,原来可以迈过的两个石头已大半沉入水中。我们用山洪冲下来的一根木头撬动一块大石头,把它推入溪流中,可很快石头就沉没了。我们只好顺着河流往上游走,想寻找窄一点儿的地方过去。正巧碰到一个砍柴的年轻人,他说这条路是前一天晚上才冲坏的,并穿着胶鞋站在水中扶“狼来乐”过去,其淳朴令人顿生敬意。
半路上还碰到两个不足20岁、身背弓箭的年轻人,说去打野猪和野山羊,并拉开弓威武地让我们见识一下。
我们下午两点回到旅店,一群人正在等消息,听了我们铩羽而归的经历全部死了心,决定次日绕回去。他们已打通电话,工程队还是说水太急,不能修桥。一群人坐在屋檐下讨论第二天的事情,有的已在收拾背包。
几个背夫结伴进山,从屋檐下经过时与我们聊了一会儿,他们是去对面的巴阳村接一位患了阑尾炎的病人,要背到乡里来治疗。
晚上,那个开馒头店的山东人过来告诉我们,从德兴奔墨脱的路,如果起早一点儿一天就能到,形势似乎是乐观的。“牦牛”说,《拉萨晚报》和西藏新闻网已经刊登了那名陕西驴友遇难和我们20多名驴友被困的消息,一位副县长明天来监督修桥。但大家商量后,还是决定绕行德兴大桥,宁可多走一天也不在这里遥遥无期地等下去了。
几位领队临睡前商量好,请“杨老三旅社”的杨老三带队,再雇几名背夫同我们一起上路。杨老三是四川人,但娶了门巴族媳妇,通晓门巴语,与当地人的关系很好。(记者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