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一中:分班分层因材施教
(记者赵珺)近年来,玉田一中全力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大力推进分班体制创新和分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三化”机制创建,做到“差异化”分班、“标准化”授课、“个性化”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二本上线率连年攀升,2008年为23%,2009年达到30.7%,今年更升至46%。
2008年,玉田一中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提出“九年三步走”发展战略,深化内部改革,提升办学品位,确定了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特色。
学校大胆进行分班体制改革,实行分班分层教学,将学生按不同的成绩、能力分为实验班、普通班和特长班,从2009年开始进一步分出精英班。同时,在一定阶段通过测评等方式进行调整,形成了学生不同层次之间的常态流动。精英班注重能力题型的拓展延伸,冲击名校,实验班在中低档题型上下功夫,普通班则注重基础。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掌握不同的教学起点,难度不同的配练习题,时间不同的习题量,确保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知识的接受方面“吃得饱”“吃得好”,确保基础需要提高的学生不掉队、不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奋起直追的信心,使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以发展提高。
将学生分出不同层次之后,学校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教研,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能力,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化”培养计划,要求各层次班级的科任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进度难度、方法能力等方面,做到层次特色鲜明,专注于自己所教的学生。
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生,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校在“标准化”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发展,学科组在习题配备上采用“配餐卷”“营养卷”的方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细化分出体育、美术等“个性化”鲜明的特长班,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玉田一中的分班分层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更不意味着重点培养与忽视放弃。学校在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师资上均衡配备,每个班级都有骨干教师。教师郑延岭是政治学科组长,曾获市技能大赛单科第一名,工作耐心、方法科学,学校特意安排他当高二文科普班的班主任。青年教师张雅奇刚任教不久,有工作热情,接受能力强,容易适应新课改,现担任实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高三理科普班的学生靳文杰两年多来一直在普通班学习,她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在普通班学习,一些简单的问题老师也会很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而类似的问题,实验班的老师一般都会一带而过,她感叹说:“实验班的节奏比较快,如果我去的话,肯定也跟不上。”
经过两年多的大胆尝试,玉田一中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该校负责人表示,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一条特色培养之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信心、学有进步、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