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5岁小伙乐做义务交通疏导员
“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手帮一把,感觉很值得。”这是25岁的穆强的信念,他放弃休息、娱乐时间,成为一名交通疏导志愿者。
“救灾的经历让我懂得生命的意义所在”
穆强出生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便走入社会,现为一名手拿画笔的自由职业者。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穆强在震后第二天就随唐山首批志愿者前往汶川地震重灾区参加救援。
搜救伤员、分发食品、搭建帐篷、担当心理疏导员……在灾区呆了一年零七个月后,穆强回到家乡。“那段不平凡的经历,不仅磨练了意志,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一把手,是一种幸福,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自愿当一名义务交通疏导员
今年3月,得知福建南平一小学门口发生学生被暴力分子杀害事件后,穆强的心再也无法平静,“我所在的小区有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学生有几千人,我应该为他们的安全出点力。”穆强找到自己所居住的燕京里小区居委会的领导,表达了自己希望参与校园安全执勤工作的心愿,同时开始从网上学习指挥交通的动作,后又到保安公司学习规范动作。几天后,穆强的身影出现在燕京小学校门口。
穆强说,刚开始在学校门口做义务疏导员的时候,有人不理解,虽然穆强不理会,母亲却受不了。穆强却没有放弃,他一边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帮他做母亲的工作,一边依旧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各学校的门口。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张时间表:早晨7:10-8:00燕京小学校门口;8:00-10:30在小区内、马路边巡逻;10:30-11:30燕京小学校门口;下午14:10-14:40燕京小学校门口;14:40-16:30在小区内、马路边巡逻;16:30-17:10燕京小学校门口;17:10之后,唐师附幼幼儿园门口;19:00-19:30二十六中学校门口;19:30-21:30在小区内、马路边巡逻;凌晨3:30-5:00在小区内、马路边巡逻。“一天下来的确很累,但看到孩子们平安快乐地上下学,我心里是快乐的。”居住在燕京里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穆强巡逻时身着绿色作战服,头戴贝雷帽,脚蹬高腰军靴,骑着摩托车。“到了晚上,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他都是步行巡视。说起穆强,居民没有不夸的。”
“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好事,好事就会被人认可!”
穆强告诉记者,母亲给了他很多支持。“有时候半夜犯懒不愿意起床,都是母亲叫我,母亲说‘既然你选择了这样做,就要认真负责地做’。”
记者了解到,25岁的穆强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女朋友,“女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优越的家庭条件,我这样的‘无业游民’大概没人喜欢吧。”穆强诙谐地调侃。当记者问及将来是否会因恋人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时,穆强语气坚定: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好事,好事就会被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