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驴友走墨脱:从“老虎嘴”进入“千瀑峡谷”
发布时间:2010/11/9 20:00:08 | 人感兴趣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杯”唐山驴友走墨脱13
从“老虎嘴”进入“千瀑峡谷”

    9月5日上午9点多,我们来到一处有10来米宽的瀑布前,因为已经湿了鞋子,索性豁出去了,大家都趟水而过(图1)。这个瀑布就是“老虎嘴瀑布”,再往前就进入塌方区了。

  过了约1小时,我们与另外两拨驴友汇合到一起,因为前面已到连续多处塌方的“老虎嘴”区域,大家须小心通过,影响了速度。我们三拨驴友汇合到一起有20多人,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可以说是相当壮观的,只是道路越来越窄,有的地方仅容一个人通过,还有蚂蝗的骚扰,行进途中几乎没有多少交流的机会。路上经常听到悦耳的鸟鸣,这里垂直分带的植物群落中生活着犀鸟、阔嘴鸟、蓝喉太阳鸟等奇异热带动物。

  记者来到闻之色变的“老虎嘴”时看到,这片60多度的塌方区上开出了一条不足30厘米宽的小路,小路的路面还向外倾斜,上面布满碎石子和粗砂,有的地方还挂着飞泻的溪流,稍不注意就会顺陡坡滑落到30米下的多雄河中,如果在暴雨中通过这片区域会更危险。好在此时只下着小雨,所以,我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危险。雨后湿滑的岩石上不时有蠕动的蚂蝗,但已没人在乎。大家均安全地通过了塌方区。记者感觉,在这样危险的地方,必须穿防滑的登山鞋,观察山体没有松动的迹象后快速通过,另外登山杖的支撑作用也不容小觑,还要注意把背包扎紧,不要在晃动中碰擦到岩石,以免身体被晃动的背包甩出去。

  这里的蚂蝗越来越多,网上介绍“老虎嘴”附近有一座“蚂蝗山”,不知道在哪里,也没有心情去理会了。走在越来越窄的山路上,可以看到两侧草叶上蚂蝗的吸盘像伸出的电视天线,用手凑近,蚂蝗的吸盘很快就捕捉到热源并伸过来。记者的登山杖上一直蛰伏着10多只蚂蝗,直至它们中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手腕处开始吸血了,记者才抓紧时间处理一下,把手腕处的弹掉,再把登山杖在岩石上用力地磕几次,但磕不掉几只,只好再次用指甲弹。可是,过不久就又上来一批……后来就有些麻木了,再赶上危险的地方,干脆让它们吸去吧!

  山路上的雨时断时续,大约11点的时候,我们进入了一条从岩石上凿进去的凹槽型的山路,有1米来宽,上面是山体上飞泻的瀑布,脚下是湍急的多雄河(图2),虽然山路狭窄陡峭、危机四伏,但我们已经见怪不惊了。

  按“攻略”上的介绍,“老虎嘴”的得名就是这条开凿于悬崖半腰山岩的栈道,形势十分险要,整个峡谷是一个典型的深V型峡谷,落差相当大。大家一般把这段形似虎口的凹槽与附近的几处塌方统称为“老虎嘴”区域。历史上的老虎嘴一直比较凶险,过路行人需从崖壁上狭窄的凹槽与悬空搭上的圆木栈道通过,崖壁上方不少地方有小瀑布跌下,使栈道湿漉漉,并长满青苔,又险又滑,下面多雄河急浪拍岸,稍有不慎即会失足坠崖丧命,以前这里常有往返军人和背运民工坠落伤亡的事故发生。但是现在的老虎嘴已经没有那么凶险了,前几年在部队的帮助下,大量施工人员带着风钻,强行拓宽开凿老虎嘴,使得这个曾经的天险变得安全多了。这条通道约2000米,视野之内满目青翠,真正让人体验了融入自然、荡涤尘垢的梦幻之旅(图3)。从“林芝旅游示意图”上看,整个老虎嘴区域的这段飞练悬垂的凹槽路段又被称为“千瀑峡谷”。

  记者的相机在半路淋湿后,到这里再次雪上加霜,拍照时闪光灯上冒出一小缕白烟儿,有点儿像老式相机。(记者杨文进)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5/4/30 23:37:10,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