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的好支书
----记滦县九百户镇宜安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军
(冠雨 雅利 艳艳) 他,从拉砖干起,到今天已拥有数千万资产;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毅然回乡带领乡亲创业致富;十几年来为支持县、镇、村的发展,累计捐款达几十万元。
他就是滦县九百户镇宜安村党总支书记、唐山市金岭工贸公司总经理、唐山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王建军。当地的百姓则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岭”。
“小岭真中,遇上多大坎都能挺过来”
小岭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他干过建筑活、搬运工,也尝试自己创业,却以失败告终。每次失败,他都痛定思痛,勇敢地站起来。村里人说,“小岭真中,遇到多大坎都能挺过来,将来肯定是个有作为的人。”
1987年,小炼钢红红火火,小岭和别人合伙,贷款24万元,在本村办起了一个小铸钢厂。谁知第二年,钢铁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小炼钢效益急剧下滑,合伙人打了退堂鼓,企业面临着倒闭。面对考验,小岭选择了坚持,他认为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对钢铁的需求肯定会加大。果然,时间不长,市场形势好转,小钢厂当年就收到了可观的效益,为他的事业赢得了第一桶金。
由此起步,他不断摸索,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了稳定增长。截至目前,他的企业固定资产达到5000多万元,常年用工600-700人,年纳税额达到1000多万元。十几年来,企业累计纳税2260多万元。
“跟着小岭干,越干越有劲”
1997年,宜安村100多名党员、600多户村民一致推选小岭为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从此,他把自家的企业变成了村里的企业,把村里的事情当成了自家的事情。村里的工作,他和村两委成员一起研究,放手让他们去负责;工作上有了困难,他主动承担,为村民们谋福利、办实事。
2003年,有线电视刚刚在全县农村推广普及,他出资近20万元,为每家安装了闭路电视,使宜安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安装闭路电视的村;2004年,他出资170多万元,将1976年地震后建设的宜安小学迁址新建成国家一类小学,全村300多个孩子告别了破旧不堪的旧校舍,搬进了设施齐全、整洁美观的新校园;2005年,他主动提出由自己为全村各户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入保费用,四年来,他已累计交付合作医疗保费20万元;2007年,他拿出100多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100多米的深水井,并配套新上了一台变压器,铺设了3万多米的自来水管道,使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清凉甘甜的自来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群众30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
十年来,这村没有出现重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越级上访,村支部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文明村。群众都说,“跟着小岭干,越干越有劲!”
“别人挣钱为自己花,小岭挣钱是给大家花”
创业成功的小岭不忘国家和社会,县里、镇里组织的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他都积极响应,先后为县时代广场建设、镇敬老院改造等工程捐款不下十几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万元,后又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
他致富不忘乡里,想方设法帮助乡亲脱贫解困、增收致富。宜安村6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人在他的企业上班。他特别规定,每次招工优先安排困难户。平时乡亲们谁家有了为难着窄的事,小岭都是有求必应。村民于旺前几年因为身体不好,家里孩子小,生活上一度困难,小岭主动借给他3000元钱,让他买了一辆三码子车跑运输。一年后,于旺手头宽裕了,要还钱,他说啥也不要。几年下来,小岭为帮助乡亲们解决困难借出的钱少说也有五六万,当乡亲们要还钱时,他却总是说,“哪要是还钱,就是看不起我小岭。”村民们都感动地说,“别人挣钱为自己花,小岭挣钱是给大家花。”
这就是小岭,一个热心肠的好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