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俊亮的绝活儿
鸡蛋壳上刻皮影
图为李俊亮的蛋雕作品。吴海燕摄
家住小山隆义里社区的李俊亮有一手让四邻羡慕的绝活儿,在鸡蛋壳上刻皮影。
尝试着刻鸡蛋壳
李俊亮今年55岁,年轻的时候当过厨师,搞过建筑,后来还干过装饰装潢。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有人在鸡蛋上刻花草、动物后心里一动:“小蛋壳也能刻出大世界来!”于是便找来了铅笔刀也学着试一试。开始时没经验,鸡蛋壳薄,稍不注意就会刻出个窟窿来。回忆往事,李俊亮笑着对记者调侃:“当时需要的蛋壳多,所以家里一日三餐都能闻到鸡蛋味!”时间长了,他摸索出一些规律,如雕刻时应该顺着蛋壳用力,轻轻地刮。再就是不应先抽出蛋液再雕刻,而应该先雕刻,这样蛋液有一定支撑力,刻起来就不容易破了。
女儿建议刻皮影
攻破了这一关,老李的手艺有了一定的提高,还真就刻出了几个像模像样的物件来,闺女看后却提出了建议:“仅刻些花草景致、小猫小狗显得有点小气,咱们唐山皮影流传已久,不仅有名气还有内涵,为啥不刻几个皮影蛋呢?!”一句话提醒了李俊亮,他便开始查找资料,收集不同的皮影人的图片。把皮影刻在蛋壳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难把握的是影人面部上的表情。“尤其是人的眼睛和嘴型,在纸上画出来都很难,更不要说是在蛋壳上刻出来。比如嘴角,如果稍稍偏离了一点,刻出来的影人就会显得很死板,所以处理时要十分小心,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半天就能刻一件
现在,他刻影人越来越熟练,原先刻一件成品需要整整一天工夫,现在仅需半天。目前,他已在蛋壳上刻出了100多个皮影作品,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每件作品都极具人物特色,让人百看不厌。看着自己技艺有了不少长进,李俊亮也越来越投入,有时家人不在,就会一大早起来雕刻,作品完成后抬头一看表:“呦,都快两点了,中午饭还没吃呢!”多年的付出,使老李对蛋雕的理解更深了。鸡蛋要挑选红色的,外表红色的蛋壳越往里越白,这样雕刻出来的影人对比度更加明显。刻刀的力度则决定了影人的层次,准确地拿捏火候使影人个个栩栩如生。雕刻的时候还要做到心静体松、气定神凝,否则刀笔深一脚浅一脚,会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仔细观察这些皮影蛋雕,记者发现不少蛋壳的背面都刻有“唐山皮影”4个字。问其原因,李俊亮说,这样做,一是更美观,二来,就是唐山皮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他希望刻上这些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唐山皮影,让它能更好地流传下去。“日后争取能多收集一些素材,并通过蛋雕这种表现形式,把唐山皮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唐谦、吴海燕、赵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