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企业的票子,屡被禁止的“红顶商人”,仍在编制内外自由游走。最新数据显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出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近8万人,完成清理约5.5万人。(2014年9月27日《京华时报》全国已查出近8万名“红顶商人”已清理5.5万人)
应当说,全国查处8万名“红顶商人”已清理5.5万人,是一件好事,但是从有8万名“红顶商人”中,人们不得不问问“红顶商人”的帽子还要戴多久?
有资料显示,现任安徽省副省长詹夏来早在10年前任安徽芜湖市委书记时,就兼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且是经安徽省委批准的。由于领导在企业兼职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政分开,经新华社报道披露后,詹夏来接受批评并主动辞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随即芜湖市其他党政领导干部在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所兼任的职务均已全部免去,有关法定代表人的工商变更手续已基本办理完毕。2004年,《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中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2006年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中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当时,中央有关部门在相关文件下发后,曾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过清理。2013年10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意见》规定,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对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的党政领导干部到企业兼职(任职)必须从严掌握、从严把关,确因工作需要到企业兼职(任职)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审批。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三年内,不得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兼职(任职),也不得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也就是说,领导到企业兼职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手续,不得取酬,而是指导、帮助企业建设、发展。即便到企业兼职也是退休3年后。
然而从相关报道看,所查处和清理的“红顶商人”,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专家分析指出,在贯彻中组部《意见》执行不力,没有刚性,没有落实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一些官员不能简单“一辞了之”,对违规兼职者要一查到底,对隐形腐败形成追缴;对一些不留弹性的限制与回避条款需严肃、到位执行。
因此,监管到位,执行到位,“红顶商人”帽子恐怕再也戴不下去了。(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