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而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应届毕业生的现状折射出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合理,同时也反映出了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的碰撞。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中国父母对子女唯恐关爱不够,始终认为自己的辛勤奋斗都是为了让子女生活得更好。在这种习惯性心理支配下,不少父母总是倾其所有,甚至砸锅卖铁,也要帮衬子女一把。
我国的法律对于子女18岁之后,父母是否还有继续赞助、扶助的义务,并没有明确规定。条例明确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从完善法律法规的角度讲是有必要的。从法理学上来说,法律不但具有规范作用,还具有指引、预测、评价、教育等社会作用。
然而,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用立法的方式来解决“啃老”缺乏现实操作性。禁止“啃老”入法不如入心,相关部门更应该从社会保障机制和关心关怀上下功夫,营造良好的赡养老人的社会氛围。同时,扶持和引导那些暂时不能够自力更生的成年子女,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啃老”状态。
(威廉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