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田林 齐欣 文/图
陶博闭幕日市民忙“抄底”
记者看到许多市民已是满载而归。“我已经来了三趟了。”拎着两个大包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每年陶博会她都是先参观,一般等到最后一天才买瓷,她觉得肯定比刚开幕时便宜。
在南馆内的一些展位前,挤满了前来选购陶瓷的市民,特别是部分国外陶瓷展位更是受到市民的青睐。“这个瓷瓶古朴典雅,瓶身上的图案就像是一幅水墨画。”赵先生打算选购两只日本原产的花瓶送给朋友。据该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展位的瓷器打折后最便宜的也要800元左右,不过这两天的销量还不错,大概卖出了50多个。“不仅是唐山市民,许多外地人也专门赶过来买瓷器,唐山市场还是不错的。”该工作人员说,不过遗憾的是下午三点开始他们就要撤展了,这些展品将运到别处,不会继续在展馆外进行销售。
即将闭幕的一天也是商家最忙的一天,特别是日用瓷的摊位前,常常被前来买瓷的顾客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从早晨到现在连喝口水的功夫还没有呢,大家都爱买常用的东西,一般三五十块钱的东西卖的都不错……”一位摊主顾不上多说,又去忙着招呼顾客了。
不过令一些选购陶瓷者感到遗憾的是,在南馆展出的精美瓷器并不是所有的都出售。一位外地参观者告诉记者,他出差来唐山正好赶上陶博会,本来已经看中了一套唐山本地的名牌产品,可工作人员说接受团体订货,并不对个人销售。
撤展后会有陶瓷在室外展销
记者在南馆进行采访时,发现有的参展商已经撤展,一些参展商也正准备撤展。“今天中午我们就准备撤展了,参展的瓷器会打包运回去。”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瓷器的核对清点工作。一些展位前,开幕时展出的一些高档精美瓷器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日用瓷。据销售人员介绍,摊位的日用瓷也是高档产品,下午按时撤展后也不会再继续进行销售。
在一些工艺美术瓷的摊位前,有的顾客在精挑细选后还会与商家讨价还价。一些远道而来的商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等,干脆就将瓷器就地“处理”。来自景德镇的一位商家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四年参加陶博会了,感觉唐山人越来越懂瓷,买瓷也越来越精明。据一些参展商介绍,估计20日的顾客会比之前增加三成左右,这些人都是在抓紧最后的时机参观、选购陶瓷。
记者走访北馆后了解到,大部分中低端瓷器参展商都会在馆外继续进行销售,时间大概在一周左右。而在南馆其他一些名牌产品参展商处记者了解到,这些展品在下午撤展后都会返厂,不会继续在馆外设摊位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