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刘超
“我唱《刘巧儿》的时候,就活波了,唱《吃元宵》就温柔了。”昨日下午,在决赛现场,6岁的小票友郑滢萱在候场室里表现地非常兴奋。小滢萱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其实只学了不到三个月的评剧,能进入复赛非常幸运,能在只有成人才能参加的决赛中参与助演更是让孩子兴奋不已。
小滢萱的妈妈宋丽杰介绍,小滢萱兴趣广泛,但却经历了几次“兴趣”选择的失败。第一次是父母为她选择的学习古筝,可因为孩子太小,宣告选择失败,最后古筝成了孩子的玩具。第二次,小滢萱因为在动画片中看到拉小提琴而主动要求学习小提琴,父母再次为孩子找到了好的老师,却因为孩子的先天条件不占优势而宣告第二次“兴趣”的失败。
“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认真,她后来选择的围棋和跆拳道受到了老师很高的评价。”宋丽杰说,小滢萱只要认准什么事,就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特别爱钻研,“她是当时她们幼儿园唯一一个能坚持学习围棋的女生,跆拳道老师还说她是学跆拳道的小天才呢。”
而说起学习评剧,宋丽杰告诉记者,其实学习评剧是为了孩子参加国学朗诵比赛中的才艺而“临阵磨枪”的,没想到,这临阵磨枪竟成了孩子最大的兴趣。我们通过114查到了唐山市评剧团的电话,没想到就认识了著名的程怡老师。“因为她性格活泼,身形长的胖乎乎的,老师说她适合彩旦角色。”最后,小滢萱就真得成了“彩旦”。
在复赛中,小滢萱一板一眼的表演、轻松幽默的语言和表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日决赛中,小滢萱还应邀参加了助演,再次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和其他小票友比起来,滢萱还不太成熟,我们希望她在比赛中能学到东西,以后更加努力的学习评剧,将咱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