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71年那个电话
1968年,我上山下乡到了迁安。我所插队的村子距唐山市区有100公里,平时与家里的联系全靠写信。当时的邮票是本市4分,外县外地8分。每当有一位同学返城探亲,都要去别的同学家串门儿,来回捎口信、捎东西。至于电话联系,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整个公社只有一部电话。
1971年12月24日下午,一位抽调到公社工作的同学急匆匆跑来找我,说我家给公社打来了电话,叫我马上回唐山一趟,家中有急事。这个电话恰巧被我这位同学接到了,放下电话就跑到村子来找我。我心急如焚,请了假,火速收拾了一下,骑上自行车就往唐山赶。当时是冬天,日短夜长。我拼命快骑,为的是能在天黑之前多赶些路,因为天黑以后再骑山路就危险了。就这样,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骑行100公里,在半夜时分我赶回唐山,秋衣都湿透了。到家一看,家中一切安好。原来是上级有关部门为了纠正遗留问题,在各街道摸底,选调一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下乡知青返城,指标极少,我们居委会仅有两个名额,区里通知我明天体检。家里接到通知,知道是大事儿,急得不得了。因为我还远在长城脚下的农村,联系不上,打电报写信都来不及了,后来急中生智,跑到邮局,查到我下乡所在公社的电话,一打,通了。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体检合格,一个多月后被正式选调回城,进了工厂。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时来讲,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5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我家里有座机,家人都有手机,但回想起1971年那个重要的电话,我仍感慨万千。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