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不到”到“躲不了”
在我小的时候,人们想要联系不在身边的亲人、朋友,写信是最常用的手段,万不得已才发电报。上小学那会儿,我周末放假常帮家人和邻居写信,最怕发电报,一是电报里讲的大都不是啥好事,二是因为发电报是按字收钱,在保证能传达意思的情况下字越少越好,所以,大人们常要我这个小“文化人”绞尽脑汁“想字”。当然,也可以打电话,镇上有摇把子电话,不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摇过去,一般都是某个传达室的老大爷接的,还要等他慢慢悠悠去找人;要是遇上耳朵不灵光的大爷,你扯着嗓子吼半天,他都不知道你到底要找谁。
等我参加工作时,不少办公室都装上了电话,大家常常相互留下办公室电话号码,联系起来的确方便多了。但是,如果打过去时,要找的人恰好不在,总让人垂头丧气。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住宅电话已经普及,手机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通信变得方便快捷。进入21世纪,手机已成了大家手中的普通物品,想要联系某人,一个电话过去就行了,若不是太急,短信联系也可。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大家相互联系更为快捷方便,用电子邮件、QQ、MSN……时至今日,手机通信与互联网通信相互融合,在手机上发电子邮件、视频聊天也成了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
前几天,我采访一位企业家。采访中间,不时有人打他的手机,他将手机关机。刚关机,手边的笔记本电脑上的MSN又有人上线找他。看来有急事,企业家一边在电脑上回信息,一边歉意地笑道:现在的通信实在太发达了,想躲都躲不掉。采访结束后,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一看联系方式栏,好家伙,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E-mail、QQ、MSN、博客等应有尽有。如此丰富的联系方式,的确想躲都躲不掉。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随着通信3G时代的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通信新业务会相继登场。它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黄阔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