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区西窑二小校本课程传播"唐山文化"
吕光宇 摄
(王洁、赵雅静)路北区西窑二小“校本课程”《唐山文化》的教学及实践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从2007年开展此项教学以来,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并且更加热爱家乡。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设计开发的,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校本课程目前已成为新课改的重点内容。2007年9月,西窑二小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将“唐山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分年级确定不同主题,编写了一套试用教材,包括《民俗篇》(三年级用)、《特产篇》(四年级用)、《艺术、陶瓷篇》(五年级用)、《名人、旅游胜地篇》(六年级用)。各年级每两周上一次课。校领导深入课堂了解学习情况,调整教材内容,增添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2009年春,学校投资7000多元印制了《唐山文化》正式版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免费发放,学生人手一册。
同时,配合校本课程的学习,学校还组织了“巧手绘家乡”、“透过镜头看唐山”、“我喜爱的陶瓷作品”、“我可爱的家乡”等系列实践教育活动。
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爱家乡、家祖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