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我的得力助手
自从有了手机,不仅通信方便多了,而且对于我这个喜欢“爬格子”的人来说,它就是我全天候的忠实伴侣和得力助手。
写作灵感的“储蓄所”。写作离不开灵感。我的写作灵感来自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来自自己内心的“一闪念”。自从有了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成为日后写作的由头、论据。比如,一段时间内,一些媒体对贪官的报道中,往往热衷于揭露他们的私生活,对包二奶、婚外情过分渲染,我将这方面的素材记在手机上,随后写出了《贪官报道须扫“黄”》一文,被《杂文报》等多家媒体刊登。
诞生提纲的“摇篮”。写作之前的打腹稿很重要,“行则思之于路,卧则谋之于床”。考虑成熟一条,就在手机上记一条,待全部提纲出来后,有时觉得不尽如人意,就用短信的形式把提纲发给文友,请其帮助修改完善。今年“7·28”前,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唐山举行首映式,那天每个观众身上都穿着一件同样的汗衫,上面有影片导演冯小刚题写的“唐山感动世界”。受此启发,我准备以《唐山为什么感动世界》为题,写一篇稿子。文友接此信息后,建议把标题改为《唐山何以感动世界》,包涵了“为什么”“用什么”感动世界的双重意思。按其建议修改后,稿子发出的第二天,就被报刊采用了。
交流信息的“情报站”。稿子写作之前、写作当中、写成之后,都需要必要的信息交流,除去“电话”功能之外,手机的短信息在这里功不可没。因为,当前人们的活动规律复杂,打电话有时不便,再者,一些特殊文字、句法和数字口头表达容易出错,也不便对方理解接受,这时,发一条短信就“OK”了。艾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