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的舞蹈人生
在丰润区还乡河公园,经常有一位老人一边讲口诀一边做示范,教市民跳吉特巴舞。他就是今年已经68岁的萧育林老师。
萧育林从小爱好舞蹈,上学后,他一直是学校舞蹈队的队长。毕业后,长期从事学校舞蹈教学工作。他利用寒暑假走遍全国各地,遍访名师,又自费到北京舞蹈学院系统学习了古典、现代、民族、芭蕾、踢踏等多种舞蹈。他学习刻苦,为练好摩登舞的“拉方步”,竟将水磨石地面“拉”出了方印。
1979年,萧育林调入丰润县文化馆,担任群艺组组长。刚一上任,他就骑自行车走遍了该县547个自然村,整理出具有46种形式、23项内容的古老民舞档案,避免了民间舞蹈的失传。他因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普查挖掘民舞带头人”称号。他还把全国各地棒的耍法和地方秧歌糅合在一起,编创了12套健身棒舞和一系列棒扇秧歌。
萧育林2003年退休后,被外地演出公司聘为艺术总监和舞蹈编导,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舞蹈的发展。丰润区林苑社区提出请他当舞蹈志愿者,教社区居民练习舞蹈,他欣然应允,并立即辞掉演出公司的工作。为让学员学到原汁原味的美国风格踢踏舞,他托人从美国购买了标准教材和原装踢踏舞鞋。退休以后,他义务辅导舞蹈爱好者上千人,而在别处学拉丁舞每小时要收60元钱。
50年来,萧育林用舞步演绎着生活,品味着人生,把美和乐带给了更多的人。
(通讯员朱大勇、记者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