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大地震亲历者欲捐救灾日记(图)
发布时间:2010/8/28 11:37:26 | 人感兴趣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当年的驻唐山部队战士林小宁在讲述他的地震经历。 图/实习记者 韩敬宇

  实习生邓丽琴、通讯员徐佳长沙报道

  “23秒,32年……”电影《唐山大地震》让太多人感动落泪。大地震的幸存者和救援者长沙人林小宁,在观看影片时也哭了。

  前日,受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沙市图书馆举办的“星城科学讲堂”之邀,林小宁来到左家塘街道营山巷社区,给居民讲述了34年前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并将珍藏多年的救灾日记和照片展示给大家,让不少居民感动落泪。

  地震那一刻以为是打仗了

  林小宁1954年出生于长沙,18岁在邵阳入伍。1975年,22岁的林小宁随部队进驻河北唐山市迁安县(今迁安市)。

  林小宁回忆说,1976年7月27日这一天和以往没什么不同。“我们驻地没有像电影中蜻蜓漫天飞,就是天气格外炎热。”

  但林小宁怎么也没想到,这样反常的闷热竟酝酿着一场浩劫。28日凌晨3点多,正在熟睡的他被巨大的轰鸣声惊醒,发现自己躺在地板上。“刚开始我还以为打仗了,但想想觉得不对。”

  屋外,电闪雷鸣,房子倒塌,“是地震了!”林小宁想开门跑出去,但门根本拉不开。“我只好从窗户上跳下去,死命往空旷的地方跑。”

  老大娘说我们是她的亲人

  “23秒,老百姓的房子没了,一片废墟,人们衣衫不整,哭声震天。”林小宁说,28日早上5点多天还没亮,他便和战友自发地开展起救援工作。

  在一所坍塌的中学内,林小宁和战友发现一位老人被压在废墟中。“先救年轻的,我一个老太婆,活着有什么用。”被救出的时候,这位姓朱的大娘不停地埋怨战士不该救她。

  林小宁和战友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将这位姓朱的大娘救了出来,并帮她搭了一个棚,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每天都抽时间去看她。

  后来,战士们要走的时候,朱大娘老泪纵横地说:“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

  “我们听了总算是舒了一口气,也深切体会到生命和亲人的含义。”林小宁说,可惜后来跟朱大娘还有几个被他救出的人都失去了联系。

  打算将救灾日记和文献捐出去

  1976年7月28日以后的十多天,林小宁和他所在的部队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此后投身到唐山的城市建设之中,直到1983年才回到长沙。

  在唐山呆了七八年,林小宁留下了大量的日记、照片、抗震救灾纪念品。讲座中,林小宁拿出抗震救灾后获得的荣誉证书和与战友的合影说,“唐山大地震对我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洗礼,可是它依然是我割舍不掉的记忆。”

  2001年,林小宁特意回了一趟唐山。当他看到唐山抗震救灾纪念馆中的黑白照片时,思绪又飘回了当年山崩地裂的现场。

  “这段记忆是永恒的啊。”林小宁说,他想找个合适的时机,把当年写下的救灾日记和收集到的一切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献捐给唐山抗震救灾纪念馆。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5/8/18 6:54:3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