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带活农村群众文化夜生活
(伯静、洪鹏、翠艳)每当夜幕降临,滦南县青坨营镇青坨营村村民活动中心,总会爆出喝彩声、乐曲声、欢笑声……
据看护活动中心的柴有余老人介绍,在这方圆4亩地的活动场所,每晚都聚集着男女老少400多人,热闹非凡。现在只要天儿好,每晚都会有好多人来玩儿,来晚了都抢不到地方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参加啊?”在一旁的自称王姓的女士赶紧接上话茬,“这都得感谢董暖妹子和张跃宾兄弟,要不是这两个大学生村官儿,我们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哪里东家长西家短的瞎扯呢。你看我们孩子他爸,去年这个时候还天天去打麻将,现在不是来看我跳舞就是来打篮球。”
董暖,河北经贸大学英语系毕业,青坨营镇青坨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跃宾,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青坨营镇石庄户村党支部副书记。说起村里的村民文体活动,董暖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我们是2008年10月入村任职的,去年,青坨营村投资58万元的村民活动中心建成了,篮球设施、乒乓球桌一应俱全,还有跑步机、腹肌板组合器、‘太空漫步’等20多种健身器材。这么好的设施,可就是没人去锻炼。我和跃宾就商量,我们大学生来村也不能光顾着村里的经济建设,也得丰富一下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啊!他是音乐系的,懂音乐,篮球打得还特好,而我喜欢健身舞,这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所以我们两个就打算从这两方面入手。和镇、村的领导一商量,他们都很支持。于是,我们两个就找了几个年轻人在活动中心搞活动,慢慢地就火起来了。别村的村民也来看,然后就回去学,各村也都热闹起来。”“刚开始,很多人放不开,但过了一段时间,就都放开了,人们还是有这方面需求的。”张跃宾,话不多,但讲得很有道理。村里上岁数的人看到年轻人这么热闹,也把秧歌、评剧等爱好拾起来了,村民们按需选择,各得其乐,有的老年人还组织了业余演出团,到各村去演出。
两位大学生村官搭起来的一座农村文化小舞台带活了农村文化夜生活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