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了利用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首批28个试点城市名单,我市作为河北唯一试点城市名列其中。这意味着今后我市将建设更多的保障房,将有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圆上住房梦——
住房公积金贷款建房:为低收入家庭圆住房梦
(汤瑞昆 朱梅 晓周)
获准住房公积金贷款13亿元我市万户居民受益
据了解,此次我市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分别为:河联危旧平房改造安置住房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城子庄片区危旧平房改造安置住房、南富庄片区危旧平房改造安置住房、古冶区危改回迁安置住房二期、开滦古冶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这5个建设项目总规模为105.04万平方米,总投资27.92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为13亿元。
消息一出,被列入项目建设的居民都十分兴奋,想象着宽敞明亮的新居,城子庄的刘大妈就合不拢嘴,“我们一直盼着改造呢,真的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呀。”
据市房管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市震后危旧平房住户共有12.8万户,涉及37.9万人,总建筑面积达970万平方米。为改造百姓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07年我市把危旧平房改造列为“三年大变样”城市建设改造的“一号工程”,从2007年到现在,全市已投入120亿元,累计拆除房屋26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住房57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安置近19000户。今年共计划开工安置住房400万平方米,力争年内要安置居民2万户。
按照计划安排,我市将利用5到8年的时间对全市危旧平房进行改造,共需投资340亿元。但由于资金短缺,目前仍有一批市民居住在震后平房。
为了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试点条件和内容。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震后有部分住宅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服务功能不完善,急需改造重建,且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等具体情况,我市积极申请试点城市。经过认真准备,制定了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贷款项目和贷款额度,连同试点城市申请报省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时,由于我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资金充足,经住建部等部委综合评审,2010年7月15日正式确定我市为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
目前我市确定的5个建设项目将涉及100多万平米,全部实施后,可建设保障性住房1.2万余套。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