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梅花苦寒出墨香——访丰润书法家崔惠生
发布时间:2013/10/29 10:05:11 | 人感兴趣

梅花苦寒出墨香——访丰润书法家崔惠生

崔惠生书法作品

  

  书法家崔惠生记者郑勇摄

  专稿(记者赵立峰)在雪芹故里,提起书法写得好的人,很多人会想到崔惠生。崔惠生多年醉心于行草书法的研习,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书体——“惠生行草”,深受业界的好评。

  “这些作品我并不满意,只有不断否定自己的作品,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一个深秋的上午,记者见到了崔惠生,他意味深长地说。正因为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所以他一直用心苦练,作品才精益求精佳作频出。崔惠生作品入选了多部典籍,多次在国内各类大展、大赛中入选、获奖,他也被吸收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墨香飘逸的书斋,崔惠生回顾了他的成长历程。幼年时,他家离县文化馆很近,当他的同龄人满街追逐嬉戏时,他却站在美术老师的身边,细心地观看他们写字作画。因此他对绘画、尤其是书法产生了兴趣,继而达到了酷爱和痴迷。每天放学回家,一有空儿他就往文化馆跑。老师们下班了,他就回家模仿。家境贫寒使他深知“惜墨如金”的另一层含义,多年来他都是用水稀释墨汁,在废旧报纸上苦练。三伏天汗流浃背他坚持写,数九天手指僵直哈几口“热气”接着练。在文化馆几位老师的指导下,他从颜体正楷入手,临习近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的工楷,后潜心于王羲之、米芾的行草。初中毕业后,他过早地参加了工作,虽然工作岗位和学校是两个环境,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始终未改。

  “写书法要先学会写字,而写字贵在有新意,要有自己特色的字体。这就要先学古人,学老师,把古人和老师的精髓学到手,而后再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书法;还要加强国学的学习,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的内涵极其丰富,只有学习中国文化,才能掌握中华文字的结构和形体的蕴涵,把中华的文字写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崔惠生谈起书法创作时感触颇多。

  30多年来,崔惠生勤学苦练,在书法创作上继承传统,顺应时代的发展,力求满足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笔墨当随时代,书法应该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在欣赏时获得美感,这才是成功的,而并非为突出自我风格融入抽象的概念。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受众,让书法艺术有更强生命力。”崔惠生这样说。他的书法作品笔墨运用轻松自如、丰富细腻,笔力内蕴字法简约,给人以飘然若仙、心旷神怡的感受。

  崔惠生不仅书法造诣颇深,为人也豪爽大方。凡有求字者,他都慷慨相赠。十几年来,他先后为丰润区30多家单位义务题写过匾牌。身为区政协委员的崔惠生,是区老年大学书法指导教师,经常为业余书法爱好者辅导。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唐山远洋城为患病大学生募捐时,他当场义卖书法作品18幅,所得款项全部捐赠;汶川大地震时,他不但捐了款,还积极参加为灾区募捐的书画义卖活动。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5/10/8 9:00:3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