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才为烧伤患者献血
2010年3月22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位于南堡开发区发展路上的一家 酒店在更换液化气罐时突然爆炸,致使数人受伤,伤者急需用血(见本报3月23日A4版),报道刊出后 ,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已有数人为其献血。昨日记者再次到收治伤者的唐山工人医院,从酒店经营者韩先生处获悉,爆炸共造成11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仍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仍需大量用血。
23日中午,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韩先生。由于受伤者人数众多,楼道内挤满了伤者家属,公安人员也正通过伤势较轻的伤者调查了解当时的情况。韩先生告诉记者,当日的爆炸共造成包括液 化气站换气员在内的11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2人需要截肢,5名重伤员每日的输血量近2万毫升, 不仅如此,医院一日内更是连续下达了累计20多万元的缴费通知单。
“这11个人中,最大的52岁,最小的才18岁,而伤势最重的正是这个小伙子,全身98%的烧伤面积, 至今仍然昏迷不醒,不能自主呼吸,气管都被切开了。其余还有4名隔离在重症监护室的重伤员,由于 烧伤面积过大,且均是重三度烧伤,医院让我立刻筹备16万元的植皮费用,3万元手术费和4万余元常规 治疗费,否则一旦耽误,伤者很有可能并发败血症,此外,5名重伤员每天还要输近2万毫升的血。”韩 先生痛苦地说,为了筹集治疗费用,他托人低价将自己饭店内残存的物品和一辆面包车出售,换来5万 余元,但这相对于高昂的医疗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这个饭店经营还不到一年,是我和厨师(至今仍在重症监护室)两人拼借了12万元勉强开张的,如今刚刚见到利润,本钱尚分文未回,就出了这种事情,我真不知道该从哪再去借钱了。”韩先生说,不仅如此,由于5名重伤员每日需要输送近2万毫升的血液,而血液不足,他连夜求遍了亲朋好友,来医院献血救人,而如今能献血的都来了,可根本就不够用。
本报昨日报道刊出后,韩先生和数名员工的遭遇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截止到昨日下午,已有数十名 市民拨打本报热线询问伤者病情,在缸窑路某单位上班的刘宗才一大早看到本报报道后,旋即向单位请假、打车来到位于抗震纪念碑广场的献血点为伤员捐献了400毫升血液,据了解,刘宗才这已经是第十三次献血了。“我也干过医生,知道烧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咱帮不上啥忙,献点血吧,也希望更多的人 都来帮帮他们。”刘宗才说。
23日,韩先生说,由于事故原因还没有查清楚,但作为饭店的经营者,目前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他一 个人身上,而他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