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大地震感人故事:纺纱车间里的“井字垛”
发布时间:2010/8/5 14:38:22 | 人感兴趣

纺纱车间里的“井字垛”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4年了,当年军民并肩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感人场面,令人终生难忘。

  当时我所在的唐山华新纺织厂是重灾户,近五千人的纺织染联合企业,干部职工和家属均损失了四分之一多,钢筋水泥结构的厂房设备成了一堆废墟,车间的钟表全部停在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

  当抗震救灾进入恢复生产阶段后,看到被震毁的厂房,真不知从何下手。在华新领导救灾工作的沈阳军区40军120师的韩副政委,对我这个年仅二十三岁的车间党总支副书记说:“小张啊,你打算怎么干?有什么困难你说话,我们帮你。”年近六旬的韩副政委和三五八团的龚副团长带领部队的同志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钻进摇摇欲坠的车间,与车间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如何利用现有厂房设备,最快、最有效、最安全地恢复生产。经过全面分析车间整体结构和破坏程度,制订了采用朝鲜战场志愿军用枕木搭“井字垛”抢修铁路桥的办法,用“井字垛”把车间的整个房顶顶起来,排除屋顶坍塌的危险。

  说干就干,部队的同志协调有关部门,拉来了一车车枕木,并派来一个排的战士,由龚副团长负责指挥搭“井字垛”的工作。龚副团长50来岁,四川人,黑红的脸膛,结实魁梧的身材,给人以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特别能战斗的英武印象,只见他一人扛起两根枕木一头钻进车间窄小的门口。战士们一人扛一根,也有的一人扛两根跟进车间。我们车间的小伙子们,也和战士们一样扛起了枕木,我们这些年轻的纺纱女工两人扛一根枕木,加入了战斗。在解放军的感染带领下,我们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肩膀被压肿了,手掌被磨破了,但是没有人叫苦喊累,用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加固排险的工作。

  为了尽快让机器转起来,抢救大批半成品,我们先将扭曲变形的4台细纱机,搬迁至地震损害较轻,靠近车间大门口,其中又没有机器设备的储棉室,开始纺震前的半成品,震后一个月我们纺出了第一车“抗震纱”。

  事情已经过去34年了,但这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韩副政委和那些子弟兵,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张妙芳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5/5/15 11:12:1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