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舆论监督拷问社会良知
发布时间:2010/8/4 9:55:20 | 人感兴趣

舆论监督拷问社会良知

   (尹新颜)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这句话进一步明确了舆论监督工作的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然而,现实当中舆论监督已陷入两难境地,新闻从业人员因调查采访遇到各种阻力而产生为难情绪;涉及到的单位厌烦舆论监督,唯恐避之不及。

  那么如何突破当前舆论监督的困境呢?唯有出以公心,才敢于进行舆论监督;也唯有出以公心,才乐于接受舆论监督。只有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才能将舆论监督当作为党为国匡正时弊、为群众仗义执言的神圣使命,才能真正做到“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在各种阻力、恐吓甚至贿赂利诱面前不退缩、不伸手,将形形色色的丑恶腐败现象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一句话,舆论监督拷问社会良知。

  勿庸讳言,舆论监督势必要触动当事人的利益,所以必然会受到一些人千方百计的干扰阻挠。为达到封锁真相掩盖事实的目的,有些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发出“封口令”,有的会悄悄送上“封口费”,有的会调动各种关系刮起“说情风”,还有的甚至公然对采访记者谩骂殴打、抢掠破坏摄影录像器材。“小事阻拦大事塞钱”,已成为众多被监督者贯用的伎俩,而我们队伍中的那些意志薄弱者也常常因此败下阵来。尤其在数万元的诸如什么“会议补助”“采访补助”“食宿补贴”“交通补贴”之类名目的“封口费”收买下,有的人往往“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收人钱财与人消灾”,默认被监督者提供的虚假数字和谎言,为其掩盖真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极个别的媒体从业人员还以曝光相要挟,进行敲诈勒索,使舆论监督蜕变为监督权与金钱交易的“有偿不闻”。近年来被媒体公开披露的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事故发生后,矿方抛出12万多元“封口费”,贿赂6家媒体的5名记者;在山西省繁峙矿难中,有11名记者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从事舆论监督的人最终竟然变成了舆论监督的活靶子被绳之以法,这种触目惊心的事件难道不发人深省吗?这一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引以为戒。

  无私者无畏,只要坚定地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忠诚地履行党、政府和群众的重托,心怀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良知,就能冲破重重阻力践行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5/5/15 10:21:06,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