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拥堵公交堪当大任
(黄岩 浦久海) 每天早晨,当慵懒的阳光照亮了唐山市区的大街小巷,也照亮了在马路上缓慢爬行的“现代蜗牛”。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如同传染病一般,快速蔓延到那些要“跨越式发展”、“迈向国际化”的大都市,唐山亦位列其中。
焦躁的车主们按喇叭、口出不逊、加塞、逆行、乃至拳脚相向;忙碌的交警们疲于奔命、满头大汗,呵斥、疏导、分流,却收效甚微。车流依然蜗行、交通依然混乱、道路依然塞堵,节假日甚至寸步难行……
唉,都是车多惹得祸!
当初买车时的畅快感和高兴劲儿,今日已经变成了堵心和无奈。
如何是好?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修地铁吧容量大呀,有人说架轻轨好成本低些,有人建议车辆分单双号限行……七嘴八舌不停口。到最后,众人伸出拇指都把公交夸——还是尽量坐公交车吧。
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在我们的道路建设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现实下,唯一可行的就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公交优先战略”,来减轻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
唐山——汽车之上
许多外地来的朋友,对唐山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汽车多,好车多。我们自己也纳闷,这么多汽车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仿佛一夜之间,整座城市都变成了停车场。
有一次去朋友家串门,站在他家的阳台上向下望去——哇塞,那一辆辆硕大的甲壳虫铺满了宽阔的街道,正在慢慢向前蠕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车流似乎远接天际;小区的空地上、楼门边也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大小车辆。远观近瞧,整座唐山城就像浮在了汽车之上。
你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城市交通。我刚买车的时候,从家里到公司不超过20分钟,现在可好,一个小时能到就不错了。这种环境,能宜居么?朋友指着街景,有些愤愤然。
当然了,这就是现实中的唐山。你不是买了好几辆车,在给我们的城市添堵吗,还愤哪门子青啊!我笑着指责他。
“我现在改骑赛车了!”他有些得意地告诉我。
“你们这些有钱人,是该对减轻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多做点贡献了!”“你们当记者的,又来了!”我们相视一笑。
公交车——普通市民出行的首选
朋友是大款,花上一两万买辆赛车不在乎。可普通市民却要摸着口袋过日子。于是,公交车自然成了吾等“小款”们出门办事的首要之选。
总得来看,唐山市区的公交车还是比较顺畅、舒适、方便的。中老年人、大中小学生、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公司职员、售货员、伤残人等普通市民,是公交车的“主载”。
对于城市而言,如果把道路比喻成血管,那公共交通就是血脉,它们堪称一座城市最重要的生活要素。在我们唐山,每天有70-80万人,就是依靠公交系统来往于城市的各个地方,公交运量已经占到唐山城市交通量的25%左右。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了。一般说来,城市公交系统在健全的情况下——指的是公交、地铁、轻轨、出租车等都具备——能够达到30-35%,那就相当的有水平啦!
虽然公交车在市民生活中承担着如此重要的职责,但它的社会地位却不容乐观,甚至有些令人担忧。
遭受前后夹击的“大家伙”
程先生是一位公务员,平日里基本上都是坐公交车上下班。这段日子老天爷犯了毛病,整天哭丧着脸,天空灰蒙蒙混沌一片,天地间好似一个大蒸笼,让人每个汗毛孔都滴出汗来。
坐在拥挤不堪的公交车里,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蒸箱一般的公交车就靠着开动起来的自然风来降点温。但车行速度太慢了,公交车被各种车辆前堵后追,动弹不得。虽说有公交专用车道,“公共汽车”4个大字与硕大的箭头非常抢眼,但各色大车小辆视而不见,把公交专用道挤得满当当。任凭公交车司机怎么按喇叭,就是没人给让路。真真可恼啊,哇……呀呀!
好容易捱到了站点,他已经是汗流浃背、头晕脑胀。“这公交车太受气了,是个什么车都敢和它抢道。必须加强管理和规划,依靠制度和措施,来保障公交车的优先行驶权利!”程先生满脸通红,好似秋天的苹果。他边用纸巾擦去汗珠,边说出自身的感受。
破解拥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是:现有城市路网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基本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设施和水平,还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城市规模不断膨胀,有车一族不断增加,路网建设严重滞后于交通发展形势,资源、环境、土地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破解城市道路拥堵的唯一选择。
有数据表明,一辆私家车所耗费的空间以及资源,相当于四辆公交车的总和。那么多的人都开着私车上路,基本上都不能满载,带来了社会资源的很大浪费;车辆到处乱停乱放,加重了城市的用地紧张;汽车排放大量尾气,加深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所有这些,都有悖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优化交通环境,缓解交通压力”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个大背景下,2005年,由建设部、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共同起草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致通过,并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公交优先”作为国家战略提了出来,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在全国贯彻实施,为今后城市的交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可以说,“公交优先”战略的提出,体现了节约、环保的理念;它让改善城市交通、优化城市环境、方便公众出行、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公交优先——出路在哪里?
让我们唱着歌,去寻找幸福。你幸福,我幸福,大家都幸福。让我们想办法,去探讨出路。你出钱,他出力,没钱没力的出主意。大家来说说——公交优先的出路在哪里?
公共交通关乎民生,关乎稳定,关乎和谐,关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如今,国家出台了政策,社会各界有了呼声,市民们都在翘首企盼。
那么,要让公交实现真正的优先,还需要做那些具体工作,需要哪些部门来支持呢,让我们听听这些声音——市政协副主席卢晓霞大姐时常乘坐公交车,作为乘客她有着实际的体验;同时,作为一名领导同志,她的建议很有见地:在整个城市的交通建设和管理中,必须把公共交通放到优先的位置上。第一是政策上要优先,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支持公交优先发展的有关实施意见,包括财政的投入与扶持、规划与建设上的优先考虑,包括建立对于公交事业的补偿、补贴机制;第二是道路行驶上的优先。借鉴国内其它城市比较成熟的经验,交通管理部门要有保护性政策,对公交专用道路实施区线封闭,不允许任何其它车辆进入,确保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先权。
市政协常委谷守贤、祝明钊,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意见:
在市区主要干道路上开辟公交专用道路,禁止其他车辆入内行驶。主要路段的公交车道要印有醒目的”公交专用”字样,一些路段可以设置专门的公交车信号灯。在部分关键路段,全程设立隔离护栏,形成封闭的隔离车道,以彻底阻止其它车辆入内。
为保证公交车的通畅,对在公交车道上乱停车要加重处罚。对于在公交车道发生的交通事故,应由公交车以外的车辆负全责。
为方便公交车运行,在某些单行街道可设置“逆行公交车道”。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保证专用道的专用,尤其是在早晚交通高峰时间,一但有其它车辆进入,实施严厉处罚,依靠制度来确保公交车的“优先通行权”。
在公交线路受阻或中断的情况下,可自由出入普通车道,而其他车辆必须给公交车让路,保证其先行。
市政协常委程云瑞,就如何改善公交企业自身的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公交优先必须确立国有骨干公交企业的主导地位。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及标准对其中政策性亏损部分进行合理确认,一次性卸掉债务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公交企业应当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使其成为内强管理、合理调整运力、控制好成本的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实现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发展规模化。
言之凿凿兮,其情之切切。
期待明天会更好
在本文即将结束之际,有好消息传来:由市规划局与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联合编制的《唐山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其中,建立BRT(大运量公交系统)已经提上城市建设的重要日程,市规划部门将作出专项规划,设计大公交专用车道,加大城市公交网线规划力度,加快公交场站布局规划和预留,为唐山城市公交的大发展谋划一幅美好蓝图!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财政投入的支持下,在有关各方的配合下,唐山公交人定会以勇气和力量,承担起这份历史责任,续写城市交通新的篇章!
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妙的景致: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宽阔规整的道路如同城市的五线谱,大型公交车在专用道上弹奏着生命的乐章。各种车辆快速而有序地向前奔跑,大家脸上流露着轻松的微笑。
让我们共同期待——唐山的公共交通明天会更好!
照片为本报记者董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