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这辆老爷车是从2008年8月份开始着手制造的,车身长5米,宽1.8米,高1.4米,最高时速可达80迈。车名和车标均是在唐山市民中征集上来的。“定名‘兄弟之光’,是之前那款名为“兄弟之星”的F1的延续。“人”字型车标代表着兄弟二人相互支撑;又如一个指向八点二十分的表盘,为朝阳升起、富有朝气的寓意。
赵氏兄弟在地震中去世的父亲原是开滦的一名老司机,造车的梦想起源于父亲生前的一句话:“咱们唐山人能造出全国第一辆机车,你们将来长大了也可以造自己喜欢的汽车。”就是这句话,成了30年后兄弟俩努力造车的梦想。
兄弟二人回忆起制造这辆车的经过——首先是选择车的外形,在纸上一遍一遍地画出来。为了能够更直观、立体的展现他们的老爷车,在最后确定汽车外形后,弟弟又分别制作了一个1:5的木制模型和一个1:1的土质模型。尤其是这个1:1的土质模型,他们在朋友提供的场地上用了近10方的黄土来展现车身外形。
由于老爷车与现代车的车身存在很大的差别,兄弟二人在解决车身架与发动机的结合上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不但要将现在的发动机合理的按放进老爷车内,还要做到防止发动机的抖动。为了提高老爷车的安全性,他们从车身架到汽车外壳都下了一番功夫:车身架,兄弟二人采用了现在汽车上应用普遍的轻型钢;车身的材料更是采用了树脂与金属的混合搭配,不但安全性得到了提高,而且更加了抗氧化性,同时也减低了造价成本。
除了发动机,这辆老爷车上所有的零件几乎都是哥俩亲手打造的。用的材料全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或这些生活废物的再加工。方向盘是自行车大梁弯制的,车灯罩、汽车轮毂是用家里的铝锅、易拉罐铸成的,车内的工具盒则是用饭盒改造的……为了制作车灯罩和轮毂,兄弟二人自己制作模具,自己铸造。他们搭起一个小炉灶,下面放上鼓风机,用来熔化材料。模具材料从石膏到黄土,有时还要用到煤渣。每一个部件无论大小,都要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的铸造,一个小小的灯罩反复做了4次,才令他们满意。
据了解,为更好地展现唐山人不屈不挠的创造精神,一个月前唐山一家媒体联合唐山小拇指汽车维修厂一起为赵氏兄弟的老爷车喷漆,并向全社会广泛征集车标、车名。一时间,为赵氏兄弟造车命名的活动轰动了凤凰城,人们争相献计献策,最后,在多位专家的审核下,正式为这辆车命名为“兄弟之光”,自此,这辆老爷车将和赵氏兄弟的上一辆F1赛车一样,将把唐山的精神带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