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记者在签售现场看到,前来购书者络绎不绝,人们手拿新书排起长队等待老英雄签名。就读于华北煤炭医学院的大二学生张媛是吉林人,她特意在回家前来到书店,一是想亲眼目睹老英雄的风采,二是要买本《空中生命线》签名书带给父母。“爸爸妈妈对唐山的了解仅限于大地震,关于震后救援,特别是空中救援,他们并不知道,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他们对自己女儿上学所在的英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
负责此书编辑工作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廉勇一大早专程从北京赶来,见到此书如此受读者欢迎也是倍感欣慰:“这本书的历史价值非常大,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我们希望通过它把唐山人民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继续传扬,让没有经历过大地震的人从书中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很多唐山读书爱好者慕名前来,在购书后争相与老英雄合影留念。“看着这本书出版,我心里特别高兴。自己两年多的心血,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李升堂笑着说,“我的这本回忆录可能文学性不强,但更重要的是,它首次揭秘震后15天的空中救援史实,还原了那段真实、震撼、悲壮的历史。”
李升堂,1936年生于迁安彭店子乡,1963年到唐山空军机场任调度员。34年前的7.28大地震后,李升堂指挥开通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空中生命通道,向党中央报信。在地面雷达等设施破坏殆尽的危难面前,他用眼看、耳听、大脑分析的办法,指挥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安全起降,最多的一天指挥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26秒,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从2006年起,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开始伏案创作,用2年时间写出了28万字的回忆录《空中生命线》。该回忆录首次全面详尽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后空中大营救的历史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