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记者散记:山叶口日记(19)
发布时间:2010/7/22 19:19:40 | 人感兴趣

山叶口日记(19)

    7月13日,星期二,晴。

  回唐山12天后,今日返回山叶口。虽然已经在山叶口住了近一个月,但重来依旧如最初相遇,内心满是欣喜与憧憬,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某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是看图作文,图中画着一个挖井人和几个浅浅的小坑,挖井人的结论是:这地方挖不出水。而事实上,有的坑如果他再坚持挖几锹就出水了,但他总是半途而废,另起炉灶后又浅尝辄止。太多的人就如这个挖井人,生性轻浮,意志薄弱,没有耐心,没有毅力,每次都坚持不到最后就匆匆忙忙地见异思迁。他们认为最好的、最有希望的永远是下一个,于是不停地寻觅,不停地猎取,从来不曾全心全意地去探寻一处风景或一个人丰富悠远的内涵。他们对天下万事万物的感觉与体验短暂而肤浅,他们永远不会懂得什么叫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永远不能够抵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界。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对山叶口的挖掘才刚刚开始,我其实还一直徘徊在门外,还远未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而且,就算我住到秋天、冬天,住上三年五载,也未必能真正把握和领略山叶口的天性与神韵。越是天然的,越是有无限的内涵和可能性。

  午时到达山叶口,进村便听到轰鸣的水声。原来昨夜此地大雨如注,山洪暴发。雨水漫过公路,滚滚汇入村中央的一条小河,湍急而下,势不可挡。我沿五彩石谷趟水溯流而上,想找到山泉的出处。但泉水实在冰凉刺骨,走了一会儿我就乖乖选择了在那条修好的通往山顶的石板路上行走。终于找到了泉眼,只是三股山体内的雨水汇聚在一起而已,并无奇特之处。我在泉眼处用双手掬了一捧水喝下去,清洌可口,毫无异味。又洗了洗手,为自己照了张相,然后便靠在岩石边若有所思。突然理解了那些出生入死、寻觅大河源头或攀登雪山之巅的人,理解了那些费尽心思、抽丝剥茧、苦苦寻找真相的人,所谓“人生的意义”从来就是多元化的,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所有执著的人,都有其对人生独到的见解。对一些人无害于社会与他人的所作所为,你可以不赞成,但你应该理解。明末散文家张岱有一句颇为自得的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真是灼见!见到源头、登上山巅,真相大白后,我们也许偶然会生出“不过如此”的失望无聊之感,甚至会觉得真相往往很丑陋,很不堪,我们甚至会对自己的执著冒险以及巨大付出感到后悔莫及,进而体味到人生万物的虚幻空寂。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真诚地生活过,倾情地投入过,经历了大幻灭之后的热爱才是真正的热爱,走过了极度黑暗坎坷的路途后我们才有资格说淡泊宁静,才有资格说“此心到处悠然”。人类是万物灵长,有抵达高贵伟大之境的可能,所以我们应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气度。人间事,世俗情,细思量,应作如是观。

  下山时闻松林深处传来唢呐声,是《梁祝》的调子。循声而行,见一位50余岁中年人独坐在人工树桩上微闭双目,自享其乐。他叫梁继宽,大五里村人。他面前石桌上放着一个小木盒,内有12个芦笛。他问我:你也好这个?我摇头,说只是喜欢听。此后两人再无别的话。我离开他很远后,还可以听到萦绕于山峦间的唢呐声,而我的心中,已经放下了它。我若会吹笛子,定在月明之夜去山上松下自娱。

  晚饭后与一个叫王瑞的木匠聊天。他36岁,滦县城南人,正在山上造木亭。他说他更喜欢干仿古的木工活儿,宁可少挣点儿钱他也愿意干,因为干普通活儿虽然可以挣钱,但长年累月重复做一件事实在没啥意思。而中国传统的木工工艺是他极为景慕神往的,他觉得那更能体现一个木匠的水平和成就。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要养家糊口,还得适度向现实妥协,但他一直未中断对古代木工工艺的探索,他想利用打工之余做一辆纯木料的大马车,就算没有实用价值,但至少还有观赏性。人活一世,除了保证生存外,总得做点儿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的话深得我心。他告诉我,年少时读书,他学得最好的科目是数学和美术,而干木匠活儿最需要的也是这两项,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他也算是入对了行吧。

  深夜写日记时,一只类似天牛的褐色大昆虫在椅子下面爬,我踩了一脚,以为它已经死了,谁知它竟然又飞到了地板中央。我追上去,又使劲踩了几脚,但它还是动。我觉得它可怜,想减轻它的痛苦,快点儿结束它的生命,于是用尽力气,用鞋底狠狠踩它的头部,但它仍然挣扎着站起一侧身体,轻轻摆动着两个触角和尾部一个可以伸缩的细细的软管。它的身边,有许多长条形的白色小颗粒,我怀疑那是它的卵,而它尾部的细管是排卵管。它是想拼死保护自己的卵吗?我深受震撼,蹲在地上久久注视着奄奄一息的它,内心百味杂陈。来到世上一次,它也很不容易,它并没有伤害我,我又何必非要置它于死地而后快呢。我其实是怕关灯后它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干扰我休息,但它未必会飞来飞去啊,哎,我这个自私而残忍的家伙!就算它在黑暗中飞来飞去,影响了我休息,难道我就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它吗?如果内心清白,无愧于世,一只小小飞虫就能干扰我的睡眠么?回顾往昔,心中驻满宽恕慈悲时,睡眠是多么安稳香甜啊。记者杨盛东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5/5/15 1:53:20,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