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协警”李国兴
□永合 富军 海春 黄霞
专稿 在承唐高速丰润入口附近,经常看到一位头戴警帽、身穿反光背心的老人,像交警一样熟练地疏导着过往车辆有序通行。他就是李国兴老人。六年来,老人风雨无阻义务疏导交通的善举,受到司机和附近群众的交口称赞。
今年71岁的李国兴,家住承唐高速丰润入口附近的新农村。2004年他经营起一个副食零售点。2007年里的一天,老人8岁的孙女在摊点旁不幸被过往车辆撞昏,虽然问题不大,却让李国兴老人感觉到:这个高速口与高各庄村入口离得非常近,来往车辆多、易拥堵,稍有不慎还会发生交通事故。于是,从2007年4月开始,老人只要发现路口车辆聚集较多,便放下自己的生意,义务疏导车辆有序通行。
为便于疏导交通,老人专门花钱定做了一面印着“交通管理”四个字的小红旗。“起初,一些人说我是‘神经病’,还有人骂我‘多管闲事’。可是看着堵在一起的车辆在我的努力下有序地进出,咱心里往外觉得值呀!“谈起自己的感受,李国兴老人自豪地说。
李国兴义务疏导交通方便车辆通行的执著与付出,不仅逐渐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还深深感动了当地交警。2008年初,唐山交警九大队专门派人给老人送来警帽、反光警服等交通指挥装备,并嘱咐老人注意安全,使老人成了一名“编外协警”。有了这套装备和交警部门的支持,老人义务指挥交通的劲头更足了。
“这个道口车多,有时回家遇堵车要等上一个多小时。自从有了李国兴老人的义务疏导,这儿就畅通无阻了。即使是雨雪天,他还打着伞坚持着。”经常开车路过这里的高各庄村民宋德成感动地说。据悉,六年来,在李国兴老人的义务疏导下,这里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义务疏导交通,在别人看来是件苦差事,可李国兴老人却乐此不疲。有一次,当地一名司机和一名新疆货车车主在路口因抢道发生争执,致使道路发生拥堵。看见两人互不相让,李国兴老人立即赶了过来。“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我是老大哥……”李国兴老人一边唱歌一边劝解,终于感动了两位车主,并握手言和。
近日,李国兴老人又出资400元钱买来两个对讲机,遇堵车严重时,就和老伴儿一起疏导交通。“现在,疏导交通已经成为我最大的乐事儿。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李国兴老人站在路口,一边疏导着过往车辆有序通行,一边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