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记河北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院长王志君
发布时间:2013/5/17 9:13:35 | 人感兴趣

为了折翼天使振翅飞

——记河北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院长王志君

  专稿 “不想做就不要开始,开始了就不能放弃”

  18岁的王志君刚刚高中毕业,在父亲“民政工作不好干,想干好很难。不想做就不要开始,开始了就不能放弃”的嘱托里,年轻的王志君成了福利院普通的一名护理员。

  那时的福利院是一排排的简易房,周围没有其他的建筑物、道路坑洼不平。孩子们没有活动场地,没有玩具,唯一的娱乐设施就是那个只有一个篮球架子的篮球场,生活显得枯燥、乏味。繁琐、重复、单一的工作动摇着她的思想,消磨着最初的工作激情,她看着身边的同学,从事着轻松、舒适的工作,想想自己可能一生都要从事“保姆”一样的工作,没有成绩、没有变化,就感到前途渺茫,感到委屈。

  然而令王志君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特殊的决定改变了她内心的摇摆,并最终让她坚守下来。1984年6月1日,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40多名地震孤儿被从邢台和石家庄的育红学校接回唐山福利院,也是这一天,王志君真正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看着这些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孤儿,让在地震中同样失去了母亲的王志君很是心疼。孩子们希望能得到平等对待,有时就连饼干和零食也都是要分得一模一样。

  当最后一个地震孤儿王安与心爱的女孩程欣红喜结良缘时,虽然有个叔叔,但他仍执意让王志君作为他的家人参加婚宴,做这场婚礼的主婚人:“没有你,这个婚礼不完美。”多年来,王志君已经先后为十多名孩子操办了婚礼,每一次她都要像聘女儿、娶儿媳一样的为他们举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尽全力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各种难题。

  真心助力孤残儿童健康成长

  随着地震孤儿长大成人,福利院里的残疾儿童开始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唇腭裂弃婴。他们中最小的才出生几天,最大的也不过十几岁。由于被父母遗弃,刚来时,有的因为饥饿、寒冷,被送到福利院时已经奄奄一息。有的由于病痛的折磨,甚至几天几夜地哭闹。每当这时,王志君都会亲自照顾和护理这些孩子。她说,一般这样的孩子要经历两次手术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由于手术位置非常特殊,术后的护理问题比手术还要难度大。为防止伤口崩裂感染,做了这种手术的孩子一声也不能哭闹。

  常常可以看到,昏黄的灯光下,王志君和同事们一手扶着输液管,哼着歌谣一手抱着孩子轻轻摇着,手酸了腿麻了也不敢放下来,生怕惊醒了孩子。漫漫长夜在歌谣声中越发显得静谧,只听见孩子香甜的呼吸声,温暖而舒适。看孩子睡得安稳,王志君心情不由轻松了许多。

  在2000年成为福利院副院长后,王志君创新养育模式,于2001年9月创办了河北省第一个寄养家庭。那一年,王怀民、王建宏夫妇从唐山市综合福利院领回了5个孤儿。这其中就包括年仅10岁、患有先心病的王一慧。在充满爱的家庭中,孩子的先心病奇迹般地消失了,并于前年参加高考,以文史类总分445分的成绩,被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录取,成了一名大学本科生,这也成为福利院自建院以来的首个本科生。

  积极打造“亲情育孤”服务品牌

  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利院实现了由传统的“养、教、治、康”向“养、治、康、教、置”全面发展的养育模式的转型,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该院孤残婴童的成活率已达到了80%以上,手术矫治率、术后康复有效率均达到了98%,计划免疫率达到100%,营养不良发生率为零,尿布疹发生率为零,适龄适学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孤残养育水平已率先达到了1000元/人/月的标准。这些指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7月,河北省民政厅厅长古怀璞在实地考察了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的“亲情育孤”优质服务工作后,连连称赞福利院的育孤工作做得好,走在了全省的前面,为全省的民政育孤工作摸索出一条好路子。

  针对孤残儿童不同状况,王院长提出划区管理方案,精心制定科学的养育方案,并制定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保障每名孩子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2010年以来为有手术指征的26名孩子多方筹措资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积极康复,取得了理想的成效。2011年,为进一步提高孤残儿童的康复水平,王院长多方筹措资金,利用院内原有的二层副楼,改、扩建成了河北省北部地区最大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同时计划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面向社会,充分利用院内的先进资源和技术水平,为社区残障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减轻他们的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常回家看看,我喜欢和你们说说生活和工作”

  孤残孩子从小到大,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王志君的关心面面俱到。成年孤儿安置一直是困扰各地福利院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个难题,王院长开拓思路,通过和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让孤残儿童参加唐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的抚助生班学习,进行定向委培,保障他们毕业即能就业;通过和劳动部门的协商,安排一些成年孤儿到公益岗位工作;进行院内自身吸收,通过考核,聘用一些成年孤儿,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并通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帮助,进一步解决孩子们的就业难题。通过上述途径,近两年来,福利院先后解决了近10名大龄孤儿的就业问题,为他们融入社会、自我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十年风雨相伴,有苦有甜,但我心甘情愿”,这是王志君写下的一句话,而她也正是在用一个母亲博大的胸怀,温暖着每一个残疾孩子,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爱相伴着、守护着每一个孤残儿童,让他们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张丽娜刘国祥)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2 11:11:1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