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合乘 市民反应不一
(记者赵立峰实习生王剑)随着油价上涨,拼车这一老话题变得热闹起来。日前,北京市出台新政鼓励市民合乘出租车,合乘者各付共同路段车费的60%,并可打印多份发票。我市市民如何看待出租车合乘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在建设路打车的丁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看到出租车上就载着一位乘客,后排坐椅全空置,感觉非常可惜。如果有关部门能够给出一个“合乘”的政策,用法规的形式界定第一位乘客与第二位乘客的车费分担等问题,她非常愿意与其他乘客合乘一辆出租车,“毕竟这是一个既节能又可以缓解打车难的出行方式。”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市民持怀疑态度。市民李胜利说:“在市区,乘坐出租车并不难,况且我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车费不超过10元,没必要为了省一点儿车费特意找人合乘。”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对于合乘出租车这一理念并不“感冒”。他们认为,跟熟悉的人一起乘车还好,如果跟陌生人同乘一辆出租车,感觉很别扭,也不安全。
“在同一地点上车,目的地在相同方向,这种‘巧合’太理想化了,我认为不切合实际。”开出租车多年的张师傅说,他跑车时很少遇到乘客合乘的情况。“出租车合乘得征求乘客同意,还得出行方向相同,能拉同时满足这么多条件的乘客,跟中奖差不多了。”此外,他认为,唐山地域相对较小,合乘划不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北京城区大,顾客一打车就得好几十元,但是在唐山接到的不少是10多元的小活儿。“就以两个人合乘15元路程为例,按照北京的规矩,两人各付15元的60%,那就是说我可以收到18元,比单人乘车就多赚了3元。但乘客们协调合乘方向、路线选择会浪费时间,很麻烦。”
此外,采访中还有一些司机表达了自己的顾虑,主要体现在乘客财物、人身安全方面。“比如说大晚上的,我要是拉了名女学生,再拉上两个大男人,万一出点事儿谁能担待得起?再者,平时跑出租,乘客落下个手机、钱包什么的,要是同时送几个陌生的乘客,出现财物纠纷怎么办?责任也不好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