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田林、齐欣
在网络上吵得热热闹闹的地球一小时,却在现实中遇冷。3月31日晚8:30至9:30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时间,记者走上街头随机调查得知,唐山很多市民不知道何为“地球一小时”,而响应熄灯活动的多半是在校学生。
3月31日晚9时许,记者走访了唐山市区74号小区、5号小区、龙华小区等多个小区。虽然正值“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但是记者发现,小区内绝大多数住户家中依然灯火通明,唐山街头基本如往常一样光亮依旧。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也采访了多位市民,其中大多数表示对“地球一小时”活动并不知情。虽然有一部分市民表示曾在网上或是媒体上看到“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的宣传,但是觉得形式大于实际意义。“环保我支持,但是我认为环保不应当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市民林先生说,“虽然‘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不太认同这种做法。”
采访中,虽然也有市民表示很想支持这一活动,但是觉得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型建筑和景观灯的耗电量都很大,家庭的效果不会明显。”赵女士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自己没有特别紧要的事,会关掉不必要的灯光,表示支持。董先生的家庭已经连续四年支持该活动,他说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政府部门也能响应起来。虽然众多市民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看法各异,但是众人都很认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保,这是很好的一种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就应当尽量做到节能、低碳。”市民唐女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