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哪里看感冒?
“看感冒,到底是去大医院还是社区门诊好呢?”进入秋季,正是流感多发季节,可不少市民却在该去大医院还是社区门诊看病的选择上犹豫不决。我市社区医院逐步发展壮大,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社区医院依然面临着“路很近,心很远”的尴尬境地,与门庭若市的大医院相比,部分地区的社区医院显得异常冷清。那么看个普通的感冒,真的要去挤大医院吗?一个普通的感冒,到大医院和社区门诊看病,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呢?
大型医院:人满为患
10月29日上午9时,带儿子看感冒的陈女士来到市区某大型医院,门诊大厅已是人头攒动。大约排队等候了10分钟,陈女士才拿到诊号。
儿科候诊区椅子早已坐满,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轮到陈女士的小孩就诊了。医生了解孩子的病情后说:“只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行。”整个看病过程只花了大约5分钟。
医生开好处方后,陈女士马上到门诊大厅计价缴费,紧接着到药房取药,缴费和取药处都需排队等候,这个过程用了近一个小时,医药费共86.65元。
11时,陈女士带小孩来到哭闹声不绝于耳的输液室。半小时后,才轮到陈女士的小孩输液。直至下午1点多,陈女士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把输完液的小孩带回家。
记者估算了一下,陈女士此次看病“挂号——就诊——缴费——取药——输液”全过程,前后一共走了4个地方,用时约4个半小时,其中医生看病的时间仅用了5分钟。
社区门诊:门可罗雀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门诊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记者一来到某社区诊所,立刻感受到了“难得”的清静:该社区门诊只有一个大厅,具备看病、取药、输液等功能,大厅里有一位护士和一位药剂师,当时就诊的只有一名患者,输液室里,8名患者在打点滴。
当记者向工作人员说明病情并询问挂号处时,该人员表示,不用挂号,直接就可以让医生诊治。在患者不多的社区门诊,记者以感冒为由,直接上前让医生诊治。一番望闻问切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医生告诉记者,身体并无大碍。记者在这家社区门诊,“计价——缴费——取药”整个过程只需5分钟。
大医院专业程度高设备齐全
那么看个普通的感冒,真的要去挤大医院吗?“我对社区门诊的医生不信任,但是,大医院名医师的号要一大清早过来才能挂到。”在某大型医院打点滴的钟先生告诉记者,他患的是感冒,虽然家附近就有一家社区医院,但他还是舍近求远。他认为,到大医院看病,病情才可以快速控制住。
某社区医院的陈玉珍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社区门诊一般缺乏通晓内、外、妇、儿科的全科医生,与大医院医生的医疗水平是有一定差距,部分不太信任社区医生的患者就纷纷挤到大医院看病了。
“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丰富、设备齐全,应集中于解决疑难重症病患的问题,而中小医院和社区门诊应主要分担像感冒类的普通病症。然而,现在大医院的专家们面对的多是轻症病人就诊,导致一些重症患者无法及时看上病,而众多的中小医院和社区门诊却门可罗雀、少人问津,其实这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陈医生说,“进一步吸引患者来社区医院,实现分流就诊,理性就医,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的硬件设施比不了,医护人员风险大、待遇低等等问题都制约了社区医院的发展。”
社区门诊提供邻里式服务
“社区诊所的花费少,而且在时间上和体力上也不用消耗太多。普通感冒我们在社区门诊看病就可以了,社区诊所治不好才到大医院。”周女士说。
“虽然在医生水平、医疗设备和就医环境上,大医院占了上风,但对于社区门诊而言,它更着重的是服务。社区门诊就办在居民家门口,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它服务的对象侧重于辖区居民。”陈医生告诉记者,在服务内容上,社区门诊提供的除了常见病的诊疗,还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
“我经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量血压,工作人员还会对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定期随访,实行健康管理。”说起这,正在陈医生这里打点滴的邓奶奶竖起了大拇指,她觉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邻里式”服务,可以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比起大医院的“速战速决”要好多了,虽然到社区门诊看病的患者并不多,但这恰好可以给病人与医生更多的交流时间。
闫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