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前屈庄 幸福欢乐多
□ 本报记者 黄岩
平改工程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记者 董钧 摄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 本报记者 董钧 摄
“外环大桥空中过啊,飞虹跃彩绕村头。绿树成阴、清街亮道,前屈庄人啊欢乐幸福多!”这是开平区前屈庄的村歌,每天清晨,这首由村民自己作词作曲的《前屈庄赞歌》,都会伴随着初升的朝阳,回荡在前屈庄漂亮的民居中。
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前屈庄村,陡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唐马路横贯东西将村子分成两半。城市建设推进,交通条件的便利,带动了这村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村集体经济和个体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前屈庄拥有集体企业3家,个体私营企业60家,不仅解决了本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吸引了周边村庄及外来务工人员2000余人。
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后,衣食无忧的村民们对文化生活愈加渴望。在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敬臣的带领下,村两委在陡河岸边的废弃地上,建起了一座功能完善的村民中心,它占地近5亩,有多功能礼堂、灯光球场、舞台、健身器械、音响等设施,四周绿树环绕、花草茂盛。凡本村居民来此休闲、娱乐、健身、办红白喜事都免费使用。
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还培养出一批农村文艺创作人才,成为展示宣传前屈庄的一支文艺队伍。村歌《前屈庄赞歌》就出自地道的农民之手,在开平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咏大会上,前屈庄村80人的合唱队神采飞扬地唱响这支歌,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2010年,这支队伍和这支歌参加了全国村歌大赛,一举荣获全国十大村歌金曲等4项大奖。
为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村两委制定了“村内一街一景、村外林木环绕”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方针。村庄内广植樱花、碧桃、银杏、金丝柳、黄杨等各种花木,村外大面积栽种杨树、柳树、冬青等,对住宅楼前后进行综合绿化、美化,铺设草坪24000平方米。
走进前屈庄,漂亮的楼房、整洁的街道、平整的草坪,如同城市般光鲜亮丽。居室内婆媳的谈笑声飘出窗外,楼宇间簇新的小汽车闪烁着银光。在多功能礼堂内,一对新人正在亲友们的注视下,开启他们的幸福生活。闪光灯一次次照亮了婚礼现场,也照亮了前屈庄——这个文明生态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